小程序
手机浏览
登录/注册
还有疑问?

马上发起在线咨询,专业律师快速回复你的问

立即咨询

应急管理部:中国特色大国应急管理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发布时间:2021-05-07 来源:人民网-社会频道

人民网北京5月7日电 “三年来,应急管理部在洪涝、台风、堰塞湖和森林火灾等一系列灾害防范应对中,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硬仗,化解了一个又一个重大风险。”应急管理部副部长周学文在今日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上介绍,据统计,全国因灾死亡失踪人数、因灾倒塌房屋数量、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占GDP比重,2018—2020年的三年均值比2015—2017年的三年均值,分别降低了36.6%、63.7%、31.3%,特别是2020年面对大疫大汛双重考验,成功战胜了1998年以来最严重的洪涝灾害,因洪涝灾害死亡失踪人数历史最低。实践证明,中国特色大国应急管理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周学文表示,三年来,应急管理部坚持边组建边应急、边磨合边提升,在工作中坚持做到“五个突出”。

一是突出综合统筹作用发挥。充分发挥国家减灾委等议事协调机构统筹协调作用,加强防范救援救灾一体化管理。充分发挥应急管理部门综合优势和各相关部门专业优势,衔接好“防”与“救”的责任链条。3年来累计启动国家应急响应170余次,各部门协同高效应对机制逐步完善。

二是突出自然灾害应对准备。建立部领导带班的365天24小时值班制度,坚持节假日和重点时段每日调度会商,时刻保持应急状态。针对巨灾应对现场“断、乱、慢”等突出问题,逐一完善力量、物资、通信、交通等应对方案,并通过不断拉练、演练完善方案。会同有关部门加快实施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工程,着力提升全社会防灾减灾救灾综合能力。

三是突出风险隐患防范应对。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开展了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摸清掌握重大风险隐患,建立风险隐患数据库,加强源头治理。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提前部署、力量预置,实行扁平化指挥、前后方对接,成功应对了超强台风“山竹”、“利奇马”和2020年严重洪涝灾害等多起重特大灾害。

四是突出抢险救援能力建设。加快主力军和国家队建设,推进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转型升级,加强装备配备,承担全灾种、大应急的综合救援任务,转隶以来累计营救和疏散遇险群众145万余人。加快骨干力量建设,补齐专业队伍短板,新组建地震灾害救援队伍461支,地质、山岳、水域等救援队伍27支。加快辅助力量建设,推进社会应急力量健康发展,通过举办全国技能竞赛、组织联演联训等,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发展迅速,目前已经备案1775支、62万余人。加快协同能力建设,有序推进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和应急指挥平台体系、国家航空救援体系建设,确保各类应急队伍统一调度、统一行动、统一保障。

五是突出基础能力建设。推动自然灾害防治立法工作,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并经常组织演练,不断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建立应急管理大数据平台,整合相关数据形成应急管理“一张图”,实时掌握情况,科学指挥决策。组织全国80多万基层灾害信息员队伍开展灾害风险隐患报送,做到隐患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组织开展防灾减灾科普知识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提升全社会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声明:本网部分内容系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去登录
还有疑问?

马上发起在线咨询,专业律师快速回复你的问

立即咨询

应急管理部:中国特色大国应急管理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发布时间:2021-05-07 来源:人民网-社会频道

人民网北京5月7日电 “三年来,应急管理部在洪涝、台风、堰塞湖和森林火灾等一系列灾害防范应对中,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硬仗,化解了一个又一个重大风险。”应急管理部副部长周学文在今日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上介绍,据统计,全国因灾死亡失踪人数、因灾倒塌房屋数量、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占GDP比重,2018—2020年的三年均值比2015—2017年的三年均值,分别降低了36.6%、63.7%、31.3%,特别是2020年面对大疫大汛双重考验,成功战胜了1998年以来最严重的洪涝灾害,因洪涝灾害死亡失踪人数历史最低。实践证明,中国特色大国应急管理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周学文表示,三年来,应急管理部坚持边组建边应急、边磨合边提升,在工作中坚持做到“五个突出”。

一是突出综合统筹作用发挥。充分发挥国家减灾委等议事协调机构统筹协调作用,加强防范救援救灾一体化管理。充分发挥应急管理部门综合优势和各相关部门专业优势,衔接好“防”与“救”的责任链条。3年来累计启动国家应急响应170余次,各部门协同高效应对机制逐步完善。

二是突出自然灾害应对准备。建立部领导带班的365天24小时值班制度,坚持节假日和重点时段每日调度会商,时刻保持应急状态。针对巨灾应对现场“断、乱、慢”等突出问题,逐一完善力量、物资、通信、交通等应对方案,并通过不断拉练、演练完善方案。会同有关部门加快实施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工程,着力提升全社会防灾减灾救灾综合能力。

三是突出风险隐患防范应对。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开展了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摸清掌握重大风险隐患,建立风险隐患数据库,加强源头治理。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提前部署、力量预置,实行扁平化指挥、前后方对接,成功应对了超强台风“山竹”、“利奇马”和2020年严重洪涝灾害等多起重特大灾害。

四是突出抢险救援能力建设。加快主力军和国家队建设,推进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转型升级,加强装备配备,承担全灾种、大应急的综合救援任务,转隶以来累计营救和疏散遇险群众145万余人。加快骨干力量建设,补齐专业队伍短板,新组建地震灾害救援队伍461支,地质、山岳、水域等救援队伍27支。加快辅助力量建设,推进社会应急力量健康发展,通过举办全国技能竞赛、组织联演联训等,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发展迅速,目前已经备案1775支、62万余人。加快协同能力建设,有序推进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和应急指挥平台体系、国家航空救援体系建设,确保各类应急队伍统一调度、统一行动、统一保障。

五是突出基础能力建设。推动自然灾害防治立法工作,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并经常组织演练,不断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建立应急管理大数据平台,整合相关数据形成应急管理“一张图”,实时掌握情况,科学指挥决策。组织全国80多万基层灾害信息员队伍开展灾害风险隐患报送,做到隐患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组织开展防灾减灾科普知识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提升全社会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声明:本网部分内容系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