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卓安律师事务所
四川省成都市
发布时间:2025-04-30 09:52 浏览:269次 动态二维码
4月29日下午,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四川事务所联合高新西园街道共同举办了主题为“劳动节特别企划:视角下的劳动者权益保护”的公益普法讲座。四川卓安律师事务所母华强律师与天全社区40余名工业、制造业、服务业企业的管理者和职工深度互动。
一、法律解读:深度剖析侵害劳动者权益的刑事法律责任
讲座伊始,母华强律师结合自身在监狱系统的丰富工作经历,罪构成要件出发,详细解读了《刑法》中涉及侵犯劳动者权益的相关条款。他指出,用人单位若存在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强迫劳动、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等行为,均可能面临、乃至等严厉处罚。他强调,刑法的震慑作用不仅是对违法用工行为的惩戒,也是对全社会尊重劳动、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有力支撑。
二、案例警示:真实案例揭示企业违法行为的法律后果
在案例分享环节,母律师通过两起典型案例,直观呈现了企业违法侵害劳动者权益后的严重法律后果。一是某制造企业以“试用期”名义连续拖欠工资,最终被检察机关以“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提起;二是一家建筑承包商因强迫未成年人劳动,被判处有期徒刑并处。通过生动的案例,参会群众深刻认识到,一旦触犯刑法,不仅企业法人将受到刑事制裁,企业声誉和用工主体也将遭受沉重打击。
三、维权指南:劳动者如何运用刑法武器保护自身权益
针对广大劳动者普遍关心的维权途径,母律师重点介绍了“集体协商节点”“集体协商要约书”“集体合同审查备案”等核心内容。他建议:
①在工资、工时、休假等核心条款上,应优先推动签订集体合同,并在合同中明确赔偿标准;
②遇到用工端敷衍、拖欠报酬,可通过工会或群体诉讼形式,向劳动监察大队和检察机关提出刑事自诉;
③留存证据方面,应保留劳动合同、考勤记录、工资条、银行流水等关键文件,并及时向司法机关备案;
④熟悉并运用刑法“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及“强迫劳动罪”等规定,才能在维权中掌握更主动的话语权。
四、互动答疑:现场解答职场中的法律困惑
在最后的互动环节,母华强律师针对现场企业管理者和劳动者提出的“加班费如何认定”“试用期辞退是否合法”“集体合同备案流程”等问题进行了耐心解答,并对个案提出专业建议。参与者纷纷表示,此次讲座既有理论高度,又贴近实务需求,对自身维权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