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疑问?

马上发起在线咨询,专业律师快速回复你的问题

立即咨询

共同受贿犯罪的认定

发布时间:2017-09-25

春风和煦,空气中不时飘来一阵阵清香。前几日因犯有受贿罪的两名嫌疑犯终于被抓住,国家公安机关以共同受贿罪对两名犯罪分子进行刑事处罚,有网友咨询共同受贿犯罪怎么认定?庭立方小编特意整理有关共同犯罪认定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可以帮到你。

共同犯罪3.jpg

一、什么是共同受贿犯罪

共同犯罪中,在成立帮助犯和教唆犯的场合,非身份犯不需要参与到具体的实行行为中,即可成立受贿罪共犯。结合受贿罪犯罪构成理解,受贿罪共犯必须利用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若非国家工作人员利用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则应成立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二、共同受贿犯罪的认定

所谓共同受贿犯罪是指有特定身份者与无特定身份者的共同犯罪。在身份犯诸如受贿罪、挪用公款罪等犯罪中,主体必须是具有特定身份的国家工作人员,那么非国家工作人员例如国家工作人员的家属所实施的行为能否构成受贿罪呢?回顾我国现有法律规定,在1997年新刑法修订之前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88年颁布了《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其中明文规定:“与国家工作人员……勾结,伙同受贿的,以共犯论处。”按照当时的法律规定,非国家工作人员显然可以成为受贿罪的共犯。但是新刑法的修订取消了此条,仅对共同贪污行为有所规定,而对混合主体的伙同受贿问题没有涉及。基于此,许多同志对新刑法实施以后如何认定混合主体的共同受贿行为产生了模糊认识。笔者认为:依照共同犯罪的理论以及遵循刑法总则与分则的关系,非国家工作人员勾结国家工作人员伙同受贿的行为仍可以构成共同受贿罪。1.共同犯罪只要求共同犯罪主体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实施共同的犯罪行为,其行为与危害后果之间具有刑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即可。对照受贿罪,属于故意犯罪类型,只要混合主体的受贿行为符合以上条件就完全可以认定为共同受贿罪。   2.不能以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由否认混合主体共同受贿罪的存在。因为虽然在刑法分则中没有明确对该种行为作出定性,但是应适用总则中共同犯罪的基本理论予以认定。这样操作正是体现了刑法总则与分则的关系,即有特殊规定时应优先适用特殊规定,否则可以适用总则的一般原理。另外基于刑法的基本理论,非身份犯不可能单独实施身份犯罪,但可以与特定身份者共同完成此类犯罪行为。因此,非国家工作人员与国家工作人员形成的混合主体可以成为共同受贿罪的主体形式之一。

法条链接:

根据刑法关于共同犯罪的规定,非国家工作人员与国家工作人员勾结伙同受贿的,应当以受贿罪的共犯追究刑事责任。非国家工作人员是否构成受贿罪共犯,取决于双方有无共同受贿的故意和行为,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向国家工作人员代为转达请托事项,收受请托人财物并告知该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国家工作人员明知其近亲属收受了他人财物,仍按照近亲属的要求利用职权为他人谋取利益的,对该国家工作人员应认定为受贿罪,其近亲属以受贿罪共犯论处:近亲属以外的其他人与国家工作人员通谋,由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收受请托人财物后双方共同占有的,构成受贿罪共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指定他人将财物送给其他人。构成犯罪的,应以受贿罪定罪处罚。 我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

综上所述,共同受贿犯罪可以是两个同事接受他人的回扣,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接受都不能逃避法律的制裁。以上就是有关共同受贿犯罪认定方面的法律知识,如果有关于共同受贿犯罪方面的法律咨询,请向庭立方刑事律师咨询


声明:本网部分内容系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还有疑问?

马上发起在线咨询,专业律师快速回复你的问题

立即咨询

共同受贿犯罪的认定

发布时间:2017-09-25

春风和煦,空气中不时飘来一阵阵清香。前几日因犯有受贿罪的两名嫌疑犯终于被抓住,国家公安机关以共同受贿罪对两名犯罪分子进行刑事处罚,有网友咨询共同受贿犯罪怎么认定?庭立方小编特意整理有关共同犯罪认定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可以帮到你。

共同犯罪3.jpg

一、什么是共同受贿犯罪

共同犯罪中,在成立帮助犯和教唆犯的场合,非身份犯不需要参与到具体的实行行为中,即可成立受贿罪共犯。结合受贿罪犯罪构成理解,受贿罪共犯必须利用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若非国家工作人员利用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则应成立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二、共同受贿犯罪的认定

所谓共同受贿犯罪是指有特定身份者与无特定身份者的共同犯罪。在身份犯诸如受贿罪、挪用公款罪等犯罪中,主体必须是具有特定身份的国家工作人员,那么非国家工作人员例如国家工作人员的家属所实施的行为能否构成受贿罪呢?回顾我国现有法律规定,在1997年新刑法修订之前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88年颁布了《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其中明文规定:“与国家工作人员……勾结,伙同受贿的,以共犯论处。”按照当时的法律规定,非国家工作人员显然可以成为受贿罪的共犯。但是新刑法的修订取消了此条,仅对共同贪污行为有所规定,而对混合主体的伙同受贿问题没有涉及。基于此,许多同志对新刑法实施以后如何认定混合主体的共同受贿行为产生了模糊认识。笔者认为:依照共同犯罪的理论以及遵循刑法总则与分则的关系,非国家工作人员勾结国家工作人员伙同受贿的行为仍可以构成共同受贿罪。1.共同犯罪只要求共同犯罪主体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实施共同的犯罪行为,其行为与危害后果之间具有刑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即可。对照受贿罪,属于故意犯罪类型,只要混合主体的受贿行为符合以上条件就完全可以认定为共同受贿罪。   2.不能以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由否认混合主体共同受贿罪的存在。因为虽然在刑法分则中没有明确对该种行为作出定性,但是应适用总则中共同犯罪的基本理论予以认定。这样操作正是体现了刑法总则与分则的关系,即有特殊规定时应优先适用特殊规定,否则可以适用总则的一般原理。另外基于刑法的基本理论,非身份犯不可能单独实施身份犯罪,但可以与特定身份者共同完成此类犯罪行为。因此,非国家工作人员与国家工作人员形成的混合主体可以成为共同受贿罪的主体形式之一。

法条链接:

根据刑法关于共同犯罪的规定,非国家工作人员与国家工作人员勾结伙同受贿的,应当以受贿罪的共犯追究刑事责任。非国家工作人员是否构成受贿罪共犯,取决于双方有无共同受贿的故意和行为,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向国家工作人员代为转达请托事项,收受请托人财物并告知该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国家工作人员明知其近亲属收受了他人财物,仍按照近亲属的要求利用职权为他人谋取利益的,对该国家工作人员应认定为受贿罪,其近亲属以受贿罪共犯论处:近亲属以外的其他人与国家工作人员通谋,由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收受请托人财物后双方共同占有的,构成受贿罪共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指定他人将财物送给其他人。构成犯罪的,应以受贿罪定罪处罚。 我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

综上所述,共同受贿犯罪可以是两个同事接受他人的回扣,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接受都不能逃避法律的制裁。以上就是有关共同受贿犯罪认定方面的法律知识,如果有关于共同受贿犯罪方面的法律咨询,请向庭立方刑事律师咨询


声明:本网部分内容系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