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疑问?

马上发起在线咨询,专业律师快速回复你的问题

立即咨询

离职保险业务员以“办业务”为由对客户实施诈骗

发布时间:2023-07-13 来源:正义网

  正义网讯(通讯员金玮菁)离职保险公司业务员,因沉迷赌博、经济拮据,便隐瞒离职信息,继续回访老客户,以为老客户办理保险、理财业务为名,实施诈骗行为。日前,由上海市宝山区检察院提起公诉的张某诈骗案宣判,法院以诈骗罪判处张某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万元。

  2022年8月,戴女士收到了张某的电话,“我是某保险公司的张某,你还记得我吗?”戴女士回忆起,在2021年10月,某保险公司的王某上门为自己办理保险业务时,带来了同事张某。电话中,张某听说戴女士有个保险想退保,强调了退保险一定要工作日去现场办理,还需要支付违约金。戴女士一听便有些犹豫,此时,张某提出了一个方案,用保单做贷款进行理财,收益能比存款利息高,戴女士也不急着用钱,想着能帮张某完成业绩,便答应了。

  张某上门办理业务时,戴女士在张某的指导下,通过手机App操作保单贷款5万元,并通过POS机支付给张某。过了半个多月,戴女士再次通过同样的方式,使用保单贷款近1万元,交由张某进行理财。2022年10月,张某称戴女士2021年购买的保险到了续保的时间,如果提早交钱,可以获得优惠,于是戴女士在张某的POS机上刷了1.7万元,但过了半个月,张某又说自己弄错了,要缴足1.9万元才能有优惠返还,戴女士便再次通过微信转账2000元。然而到了12月,戴女士却收到保险公司的催款通知,因没有缴纳保费,戴女士的保单处于失效状态。戴女士赶紧联系张某,却发现张某失联了,经询问保险公司得知,张某已于2022年2月离职。

  戴女士在讲述受骗经历时表示,由于2021年与张某见面时,见他佩戴了保险公司的工作牌,之后张某通话中一直讨论保单的事情,张某收款用的POS机收款方也是某保险公司,便从未怀疑过张某的身份。

  而同样被张某骗到的还有周女士,她在2022年3月接到自称是某保险公司员工张某的电话回访,花了5万元购买了张某的推荐“某保险公司的理财产品”,结果钱没拿到,张某却消失了。

  张某到案后交代,2022年2月底从保险公司离职后,因为沉迷于网络赌博,在2022年时投入了100余万元,导致经济拮据。在从保险公司离职后,便继续利用保险公司业务员的身份,回访老客户,谎称为老客户办理优质理财、提前续保等事项,分别骗得戴女士、周女士7.9万元、5万元。到案后,张某家属赔偿了两名被害人的损失并获得谅解。

  宝山区检察院经审查认为,张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数额巨大,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以涉嫌诈骗罪对其提起公诉。法院遂作出上述判决。

声明:本网部分内容系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去登录
还有疑问?

马上发起在线咨询,专业律师快速回复你的问题

立即咨询

离职保险业务员以“办业务”为由对客户实施诈骗

发布时间:2023-07-13 来源:正义网

  正义网讯(通讯员金玮菁)离职保险公司业务员,因沉迷赌博、经济拮据,便隐瞒离职信息,继续回访老客户,以为老客户办理保险、理财业务为名,实施诈骗行为。日前,由上海市宝山区检察院提起公诉的张某诈骗案宣判,法院以诈骗罪判处张某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万元。

  2022年8月,戴女士收到了张某的电话,“我是某保险公司的张某,你还记得我吗?”戴女士回忆起,在2021年10月,某保险公司的王某上门为自己办理保险业务时,带来了同事张某。电话中,张某听说戴女士有个保险想退保,强调了退保险一定要工作日去现场办理,还需要支付违约金。戴女士一听便有些犹豫,此时,张某提出了一个方案,用保单做贷款进行理财,收益能比存款利息高,戴女士也不急着用钱,想着能帮张某完成业绩,便答应了。

  张某上门办理业务时,戴女士在张某的指导下,通过手机App操作保单贷款5万元,并通过POS机支付给张某。过了半个多月,戴女士再次通过同样的方式,使用保单贷款近1万元,交由张某进行理财。2022年10月,张某称戴女士2021年购买的保险到了续保的时间,如果提早交钱,可以获得优惠,于是戴女士在张某的POS机上刷了1.7万元,但过了半个月,张某又说自己弄错了,要缴足1.9万元才能有优惠返还,戴女士便再次通过微信转账2000元。然而到了12月,戴女士却收到保险公司的催款通知,因没有缴纳保费,戴女士的保单处于失效状态。戴女士赶紧联系张某,却发现张某失联了,经询问保险公司得知,张某已于2022年2月离职。

  戴女士在讲述受骗经历时表示,由于2021年与张某见面时,见他佩戴了保险公司的工作牌,之后张某通话中一直讨论保单的事情,张某收款用的POS机收款方也是某保险公司,便从未怀疑过张某的身份。

  而同样被张某骗到的还有周女士,她在2022年3月接到自称是某保险公司员工张某的电话回访,花了5万元购买了张某的推荐“某保险公司的理财产品”,结果钱没拿到,张某却消失了。

  张某到案后交代,2022年2月底从保险公司离职后,因为沉迷于网络赌博,在2022年时投入了100余万元,导致经济拮据。在从保险公司离职后,便继续利用保险公司业务员的身份,回访老客户,谎称为老客户办理优质理财、提前续保等事项,分别骗得戴女士、周女士7.9万元、5万元。到案后,张某家属赔偿了两名被害人的损失并获得谅解。

  宝山区检察院经审查认为,张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数额巨大,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以涉嫌诈骗罪对其提起公诉。法院遂作出上述判决。

声明:本网部分内容系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