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疑问?

马上发起在线咨询,专业律师快速回复你的问题

立即咨询

为了抗拒抓捕而以自杀相威胁是否属于转化型抢劫中的“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

发布时间:2013-08-19

庭立方:为了抗拒抓捕而以自杀相威胁,是否属于转化型抢劫中的“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

根据刑法第269条的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刑法第263条关于抢劫罪的规定定罪处罚。这种情况理论上称为转化型抢劫或事后抢劫。适用刑法第269条认定为抢劫罪的行为,必须同时符合以下三个条件:一是前提条件:行为人实施了盗窃、诈骗、抢夺罪;二是行为条件:必须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三是目的条件: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目的是为了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另外,《批复》规定,根据刑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相当于新刑法第269条??笔者注)的规定,被告人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逮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条(相当于新刑法第263条??笔者注)抢劫罪处罚。在司法实践中,有的被告人实施盗窃、诈骗、抢夺行为,虽未达到“数额较大”,但为窝藏赃物、抗拒逮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情节严重的,可按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的规定,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条抢劫罪处罚;如果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情节不严重、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对于转化型抢劫的前提条件,笔者认为,尽管刑法的表述是“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但并不意味着行为事实上已经构成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的既遂,而是意味着行为人有犯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的故意与行为,这样理解,才能谈得上盗窃、诈骗、抢夺罪向抢劫罪的转化,否则不能认为是一种转化。另一方面,抢劫罪的成立没有数额限制,故事后抢劫也不应有数额限制。因此,行为人以犯罪故意实施盗窃、诈骗、抢夺行为,只要已经着手实行,不管是既遂还是未遂,不管所取得财物的数额大小,都符合“犯盗窃、诈骗、抢夺罪”的条件。

对于转化型抢劫中的行为条件,笔者认为,“当场”是指行为人实施盗窃、诈骗、抢夺行为的现场以及被人追捕的整个过程与现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是指对抓捕者或者阻止其窝藏赃物、毁灭罪证的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这里的暴力和以暴力相威胁,应达到足以抑制他人反抗的程度,但不要求事实上已经抑制了他人的反抗。需要研究的问题是,这里的“以暴力相威胁”的威胁内容是否应有所限定?笔者认为,转化型抢劫行为,在理论上称为准抢劫或事后抢劫,在适用法律上以抢劫罪定罪处罚,因此,转化型抢劫其实就是抢劫行为的一种特殊情形,其客观要件应当与抢劫罪的客观要件具有一致性。构成抢劫罪要求行为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因此,转化型抢劫中的“以暴力相威胁”应当与抢劫罪中的“胁迫”具有一致性。

抢劫罪的手段方法包括暴力方法、胁迫方法和其他方法。其中,胁迫方法是指以当场使用暴力相威胁,使被害人产生恐惧心理因而不敢反抗的行为。胁迫的内容是当场立即对财物的所有人、占有人、管理人等实施暴力,其特点是如不交付财物或者进行反抗,便立即实现胁迫的内容。从胁迫的内容来看,其要求暴力指向的对象或者说侵害的对象,应当是财物的所有人、占有人、管理人等。如果暴力所指向的对象并不是财物的所有人、占有人、管理人,就不能认定为“胁迫”。既然转化型抢劫中的“以暴力相威胁”应当与抢劫罪中的“胁迫”具有一致性,则转化型抢劫中“以暴力相威胁”的内容就应当是以财物的所有人、占有人、管理人等为侵害对象,而不能是其他人,包括行为人自己。

另外,抢劫罪除侵犯了他人财产外,还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利,这是抢劫罪区别于其他财产犯罪的重要标志。转化型抢劫作为抢劫行为的一种情形,其必然也应当同时侵犯财产权与人身权。因此,转化型抢劫中“以暴力相威胁”的内容必须是以财物的所有人、占有人、管理人等为侵害对象,如果是以其他人或者行为人自己为侵害对象,就不可能同时侵犯财产权与人身权,也就不能构成抢劫罪。

声明:本网部分内容系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还有疑问?

马上发起在线咨询,专业律师快速回复你的问题

立即咨询

为了抗拒抓捕而以自杀相威胁是否属于转化型抢劫中的“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

发布时间:2013-08-19

庭立方:为了抗拒抓捕而以自杀相威胁,是否属于转化型抢劫中的“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

根据刑法第269条的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刑法第263条关于抢劫罪的规定定罪处罚。这种情况理论上称为转化型抢劫或事后抢劫。适用刑法第269条认定为抢劫罪的行为,必须同时符合以下三个条件:一是前提条件:行为人实施了盗窃、诈骗、抢夺罪;二是行为条件:必须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三是目的条件: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目的是为了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另外,《批复》规定,根据刑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相当于新刑法第269条??笔者注)的规定,被告人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逮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条(相当于新刑法第263条??笔者注)抢劫罪处罚。在司法实践中,有的被告人实施盗窃、诈骗、抢夺行为,虽未达到“数额较大”,但为窝藏赃物、抗拒逮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情节严重的,可按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的规定,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条抢劫罪处罚;如果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情节不严重、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对于转化型抢劫的前提条件,笔者认为,尽管刑法的表述是“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但并不意味着行为事实上已经构成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的既遂,而是意味着行为人有犯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的故意与行为,这样理解,才能谈得上盗窃、诈骗、抢夺罪向抢劫罪的转化,否则不能认为是一种转化。另一方面,抢劫罪的成立没有数额限制,故事后抢劫也不应有数额限制。因此,行为人以犯罪故意实施盗窃、诈骗、抢夺行为,只要已经着手实行,不管是既遂还是未遂,不管所取得财物的数额大小,都符合“犯盗窃、诈骗、抢夺罪”的条件。

对于转化型抢劫中的行为条件,笔者认为,“当场”是指行为人实施盗窃、诈骗、抢夺行为的现场以及被人追捕的整个过程与现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是指对抓捕者或者阻止其窝藏赃物、毁灭罪证的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这里的暴力和以暴力相威胁,应达到足以抑制他人反抗的程度,但不要求事实上已经抑制了他人的反抗。需要研究的问题是,这里的“以暴力相威胁”的威胁内容是否应有所限定?笔者认为,转化型抢劫行为,在理论上称为准抢劫或事后抢劫,在适用法律上以抢劫罪定罪处罚,因此,转化型抢劫其实就是抢劫行为的一种特殊情形,其客观要件应当与抢劫罪的客观要件具有一致性。构成抢劫罪要求行为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因此,转化型抢劫中的“以暴力相威胁”应当与抢劫罪中的“胁迫”具有一致性。

抢劫罪的手段方法包括暴力方法、胁迫方法和其他方法。其中,胁迫方法是指以当场使用暴力相威胁,使被害人产生恐惧心理因而不敢反抗的行为。胁迫的内容是当场立即对财物的所有人、占有人、管理人等实施暴力,其特点是如不交付财物或者进行反抗,便立即实现胁迫的内容。从胁迫的内容来看,其要求暴力指向的对象或者说侵害的对象,应当是财物的所有人、占有人、管理人等。如果暴力所指向的对象并不是财物的所有人、占有人、管理人,就不能认定为“胁迫”。既然转化型抢劫中的“以暴力相威胁”应当与抢劫罪中的“胁迫”具有一致性,则转化型抢劫中“以暴力相威胁”的内容就应当是以财物的所有人、占有人、管理人等为侵害对象,而不能是其他人,包括行为人自己。

另外,抢劫罪除侵犯了他人财产外,还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利,这是抢劫罪区别于其他财产犯罪的重要标志。转化型抢劫作为抢劫行为的一种情形,其必然也应当同时侵犯财产权与人身权。因此,转化型抢劫中“以暴力相威胁”的内容必须是以财物的所有人、占有人、管理人等为侵害对象,如果是以其他人或者行为人自己为侵害对象,就不可能同时侵犯财产权与人身权,也就不能构成抢劫罪。

声明:本网部分内容系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