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名:
结果:判处七年(同类案件基准刑十年以上,实现降档量刑)
亮点:
成功推翻指控的2.88千克冰毒数量,精准锁定1.78千克有效犯罪数量
突破"数量特别巨大"案件惯性认定,确立法律地位
创新运用"毒品质量缺陷"作为独立量刑情节获得法庭采纳
案件焦点:
混合型中"打工者"主观明知认定边界
毒品二次流通环节参与者的主从犯划分标准
未流入社会毒品的量刑折抵比例适用
封面语:
「在87公斤毒品大案中,为"边缘角色"争取七年公正判决——从犯地位认定与质量缺陷质证的经典运用」
一、案情简介
1、当事人信息
被告人:L某某,男,1982年生,四川省XX县人,初中文化,务工人员
同案主犯:徐某等21人,涉贩卖、制造毒品87公斤
办案机关:D县公安局侦查→M市人民检察院→M中院审理
2、关键时间轴
2020.09.01刑拘 → 2020.09.17批捕 → 2021.01移送起诉→ 2021.02 庭审 → 2021.03.18 判决
3、基本事实
H某受雇担任主犯徐某司机期间,协助运输退货麻古(因质量缺陷被买家退回)。参与1.78千克冰毒流转(原指控2.88千克,经质证扣减),未直接接触毒资及交易核心环节,仅获取正常劳务报酬。
二、办案过程
三阶段攻坚策略
阶段控方立场辩方策略关键证据对抗
侦查阶段列为"骨干成员",指控参与全部87公斤
剥离关联性:锁定具体涉案行为排除与其他同案犯供述的牵连
审查起诉认定2.88千克冰毒+74000颗麻古
数量分解:区分"质量问题退货",部分引入买家证言推翻既遂数量
三、办案思路(重点辩护策略)
【策略一】毒品质量缺陷攻击体系
技术辩护:调取退货记录+化学物质检测,证明64%麻古未达毒品认定纯度
法律嫁接:援引《武汉会议纪要》"明显掺杂假货可酌减数量"
社会效果:强调0.8千克缺陷毒品未流入市场
【策略二】主从犯阶梯式论证
角色切割:对比同案犯层级(组织者/出资者/实行者)
功能分析:驾驶行为与犯罪完成的非直接关联性
利益分离:2000元系正常劳务报酬,无赃款分成
【策略三】量刑反论模型构建
基准刑锚定:同类案件10年→7年降档空间计算
阶梯式量刑情节叠加:
从犯 + 未流入社会 + 认罪
四、办案结果
成功排除1.1千克毒品指控,精准锁定1.78千克有效数量
突破性认定"从犯中的从犯"法律地位
创造"质量缺陷"独立减轻情节
七年实刑判决(较同数量案件减少43%刑期)
五、办案心得
1、技术辩护启示
在毒品物理形态辩护受限时,转向化学特性突破
构建"质量-危害性-量刑"三位一体论证模型
2、 类案推广价值
区分雇佣人员罪责① 参与必要性 ② 行为替代性 ③ 利益关联度 ④ 退出可能性
3、程序正义创新
在集团犯罪中运用"分案处理"策略,避免责任捆绑
通过量刑协商前移,在审查起诉阶段锁定从犯认定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