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疑问?

马上发起在线咨询,专业律师快速回复你的问题

立即咨询

敲诈勒索罪未遂判几年

发布时间:2017-11-01

敲诈勒索是一种犯罪行为,行为人可能会利用某些事实,来要胁他人,达到自己的犯罪目的,如果数额较大的,就会构成犯罪。不过有的人实施犯罪的时候,可能会出于客观原因未遂。那么,敲诈勒索罪未遂判几年?庭立方整理了以下知识供您阅读。

<object><a target=侵犯财产罪10.jpg" />

敲诈勒索罪未遂判几年

按《刑法》第274条的规定,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因此,敲诈勒索财物的数额较大时,依法才构成犯罪。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敲诈勒索罪数额认定标准问题的规定》,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以1000元至3000元为起点;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巨大”,以1万元至3万元为起点。

在行为人具有非法强索他人财物的目的,实施了敲诈勒索他人较大数额钱财的行为后,犯敲诈勒索罪的构成要件已具备,如果因此非法取得受害人的财物,就构成敲诈勒索罪的既遂。如果行为人仅仅使用威胁或要挟手段,被害人并未产生恐惧情绪,因而没有交出财物;或者被害人虽然产生了恐惧,但并未交出财物,均属于敲诈勒索罪的未遂。

因此,实施敲诈勒索行为,即使未遂,依法也构成犯罪,仍依法承担刑事责任。《刑法》第23条第2款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而按《刑法》第274条的规定,犯敲诈勒索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依据:《刑法》

第二百七十四条 【敲诈勒索罪】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相关内容,在一般情况下,敲诈勒索罪是需要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如果行为人昌敲诈勒索未遂的,人民法院在定罪量刑的时候,是需要减轻或者从轻处罚的,具体的犯罪需要根据情节来确定。更多相关问题,可以向庭立方的刑事律师进行在线咨询。

声明:本网部分内容系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还有疑问?

马上发起在线咨询,专业律师快速回复你的问题

立即咨询

敲诈勒索罪未遂判几年

发布时间:2017-11-01

敲诈勒索是一种犯罪行为,行为人可能会利用某些事实,来要胁他人,达到自己的犯罪目的,如果数额较大的,就会构成犯罪。不过有的人实施犯罪的时候,可能会出于客观原因未遂。那么,敲诈勒索罪未遂判几年?庭立方整理了以下知识供您阅读。

<object><a target=侵犯财产罪10.jpg" />

敲诈勒索罪未遂判几年

按《刑法》第274条的规定,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因此,敲诈勒索财物的数额较大时,依法才构成犯罪。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敲诈勒索罪数额认定标准问题的规定》,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以1000元至3000元为起点;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巨大”,以1万元至3万元为起点。

在行为人具有非法强索他人财物的目的,实施了敲诈勒索他人较大数额钱财的行为后,犯敲诈勒索罪的构成要件已具备,如果因此非法取得受害人的财物,就构成敲诈勒索罪的既遂。如果行为人仅仅使用威胁或要挟手段,被害人并未产生恐惧情绪,因而没有交出财物;或者被害人虽然产生了恐惧,但并未交出财物,均属于敲诈勒索罪的未遂。

因此,实施敲诈勒索行为,即使未遂,依法也构成犯罪,仍依法承担刑事责任。《刑法》第23条第2款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而按《刑法》第274条的规定,犯敲诈勒索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依据:《刑法》

第二百七十四条 【敲诈勒索罪】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相关内容,在一般情况下,敲诈勒索罪是需要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如果行为人昌敲诈勒索未遂的,人民法院在定罪量刑的时候,是需要减轻或者从轻处罚的,具体的犯罪需要根据情节来确定。更多相关问题,可以向庭立方的刑事律师进行在线咨询。

声明:本网部分内容系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