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疑问?

马上发起在线咨询,专业律师快速回复你的问题

立即咨询

《朗读者》

发布时间:2020-07-27

 

电影简介:

 

15岁的少年米夏·伯格(大卫·克劳斯 David Kross 饰)偶遇36岁的中年神秘女列车售票员汉娜(凯特·温丝莱特 Kate Winslet 饰),后来两个发展出一段秘密的情人关系。汉娜最喜欢躺在米夏怀里听米夏为他读书,她总是沉浸在那朗朗的读书声中。年轻的米夏沉溺于这种关系不能自拔的同时,却发现他自己根本不了解汉娜。忽然有一天,这个神秘女人不告而别,米夏在短暂的迷惑和悲伤之后,开始了新的生活。


  二战虽然结束了,但德国对于纳粹战犯的审判还在继续。成为法律学校的实习生的米夏,在一次旁听对纳粹战犯的审判过程中,竟然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虽然已经事隔8年,但米夏还是一眼便认出那就是消失8年的汉娜。而这一次,她坐上了纳粹战犯审判法庭的被告席,这个神秘女人的往事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逐渐清晰。然而,米夏却发现了一个汉娜宁愿搭上性命也要隐藏秘密。


  汉娜最终被判终身监禁,而此时米夏(拉尔夫·费因斯 Ralph Fiennes 饰)与汉娜的故事还在继续……

 

优秀影评:

推荐一

来源豆瓣网:作者picnic  评论电影《朗读者

 羞耻与谎言

 

如果十五岁的你热恋上中年独居女邻居,与她的恋情即便在你们分手后还深深影响着你。然而八年后情伤未愈的你突然发现她竟是一名刽子手,而你的证词能使她免遭终生监禁,你,该怎样做?

这是The Reader呈现给我们的难题。

Holocaust的控诉、描述和反思,电影中我们已经拥有了诸如Schindler's list, The Pianist, 为什么我们还需要The Reader?

从这几部电影的主要角色身份来讲,Schindler是与德国军队做交易的一个德国商人,他本身并不属于集中营体制的一份子。The Pianist 则是victim的一员,是受害者的视角。而The Reader里的Hanna,她却是集中营雇佣的一名女看守。换句话说,她是集中营这个丑陋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当她受命拣选女囚犯,把她们送到奥斯维辛集中营去受死时,她没有怀疑过、更没有挑战过这个命令的合理性。当关押数百犹太人的教堂起火,她考虑得更多的是“如何维持秩序、防止囚犯逃跑”,而不是开门救命。在她看来,她只是do her job,谈不上犯了什么罪。那么多人烧死了,她内疚吗?也许,否则她不会在那间乡下教堂里无法抑制地流泪。可我们看到,在她的观念里,那些受害者是犯人,死了固然可惜,放出来却更要不得!The Reader拷问着我们的灵魂:是什么使得她,一个普通女人,面对屠杀如此冷漠?是什么让她服从命令高于尊重人的生命?是什么使得一个在生活里能援助他人爱护他人、一个喜爱文学聆听朗诵的人变成法西斯手中好用的杀人工具?

当二战的硝烟逐渐散去,当法西斯被历史拉下宝座,当战后德国的民众大梦初醒、大呼上当,谁来告诉他们,为什么他们会被集体深度催眠?是什么让他们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更不相信自己的良知,而相信一个政党编出的神话?狂热的信仰、随波逐流的“do my job”,是一句“上当受骗了”或者“当时太年轻”,可以解释的吗?当年曾对犹太人犯下罪行的德国人,又如何在漫漫长夜面对自己的内心呢?

The Reader对灵魂的拷问并不到此为止。对法西斯铁鞭下德国人民族性的探讨只不过是这部杰出小说主题中的一部分,一个更为深刻的主题,我认为是关于羞耻和谎言。电影(小说)进行到最后,Hanna深埋于内心多年的一个秘密被逐渐揭示--她原来不会阅读,是个文盲!而她明显为此感到羞愧。她结识Mike的动机不能说是完全纯洁的,正如Mike在她身上找寻的并不是我们一般意义上的“爱”一样。如果Mike寻求于她的是性的刺激和对成熟女人的迷恋(甚至有点恋母情愫),那么她在Mike身上寻找的除了性,当是能驾驭知识(阅读)的权力。在她那看似果断利落的成熟的外表下,藏着一颗不自信的羞耻的心,她羞于做自己,她羞于承认自己是个文盲。这个弱点被她用层层表象包裹得滴水不漏,甚至愿意让她以自由为代价来维护。她给自己创造了一个阿喀琉斯的脚后跟,然后带着这个秘密的弱点走完一生。她以为那脚后跟的秘密是不会阅读,但她却不知道,她真正的弱点是不敢面对真实的自我。多么可悲的人!同样,Mike 也为发生在自己与Hanna 之间的一段情感到羞耻,特别在得知Hanna是法西斯阵营中的一员之后。作为二战后对法西斯有着特别反思能力的一代,他无法释怀自己与法西斯成员有染,而后者还深深影响了他的情爱生活。他原本可以出面作证,还历史一个真实的本来面目,使得Hanna脱离终生监禁之灾,但在说出真相面对羞耻与保持沉默求得体面之间,Mike做出了与Hanna一模一样的选择。

个人尊严与羞耻感乃一枚硬币的两面。内心有着深刻羞耻感的人,往往外表会表现出特别的自信和尊严。这样的人也常会为了维护住自己的高大形象,不惜以谎言掩盖内心的羞耻。内心藏有的秘密越多,他们需要的遮羞布也就越大,拥有权力(以获取安全感)的欲望也就越强烈。据说希特勒就是这样。他的童年并不幸福,经受过很大的创伤,而他在成年后攀上权力高峰后表现出的趾高气扬、唯我独尊、不可一世,也许恰恰倒映出他内心深刻的不能为人知的羞耻感。The Reader在拷问的,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我们是否敢面对真实的自我?是否敢承认,我是文盲?是否敢掀起裤脚让人看没有烧到的脚后跟?内心的羞耻感从何而来?谁界定什么是羞耻、谁需要羞耻?承载着深刻羞耻感的民族又能给人类历史造成怎样的恶果?一个什么样的民族才能培养出体格与人格都健全的人民?

The Reader 对迫害者形象的改写也非常独特。在Schindler's list和The Pianist里,迫害者都是身着纳粹军装的军人,双手沾满犹太人鲜血,杀人不眨眼的恶魔。The Pianist出现了一个音乐爱好者纳粹军官,一个能与作为正面人物的钢琴家在音乐世界里心灵相通的敌人,已属难得,但The Reader走得更远,它呈现出前述片子都不曾呈现的迫害者的形象:一个看似充满母性的、丰腴美丽的、没受过什么教育的普通女人。想想吧,没有类似 Hanna的千千万万普通民众的参与支持,法西斯何以能上台?何以能一手遮天?何以能在众人眼皮子底下进行大屠杀?并不是所有魔鬼头上都长两只角,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到自己心底的魔鬼,也并不是所有的魔鬼从一开始就是魔鬼。前几天看Marcel Ophuls的The Sorrow and the Pity,里面采用了大量二战时法国维希政府的资料片段,看得我那叫一个大跌眼镜。法国面对希特勒的铁蹄不战而败,是很多战后法国人都不愿提起的羞耻。当年德国军队还没过来,法国资产阶级舆论倾向已经一边倒,高高挂起免战牌,打出小白旗,主战派则被抓进大牢,靠越狱才得逃生。而二战时法国人对犹太人的迫害和践踏,也不是一般的残酷。我看到希特勒乘坐的火车经过法国的车站,法国女人身着制服,争先恐后地与希特勒握手亲吻,追着火车奔跑,唯恐落后。而希特勒却评价说,法国女人太没格调,一群烂货。和她们生出的孩子会乱了我们的高贵血统。不许和法国人通婚!我们经常说,法国人有革命传统,法国人有革命精神,谁能想到,法国人的奴性也并不亚于经常遭受批判的中国人呢?!

电影The Reader挑选Kate Winslet扮演Hanna是一个非常明智的举动。Don't get me wrong,我不是winslet的粉丝,但约两年前,当我站在某个书店角落一口气读完The Reader这部小说时,浮现在我头脑里的Hanna几乎就是Winslet的样子 -- 身体丰腴,身量较高,容貌姣好,眉目间带一点近于阳刚的坚毅,金黄而浓密的卷发服帖地向后高高梳起,行动利落而干净。总之,一个经历过二战的有故事的中年德国女人。Winslet身上那种男性的阳刚与女性的柔美结合的双重气质,正适合这样一个角色。

改编自好小说的电影很难讨喜,因为电影有时间限制,必须在一两个钟头内把小说最精彩的部分呈现出来,同时去掉导演眼中不重要的枝节。小说不一样,它可以尽情发挥,上天入地,篇幅不限,所以能提供给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和细枝末节的感受。但The Reader是一部改编得很好的电影,几乎对原作亦步亦趋,原作的精华也得到了充分展现。几个主要演员的表演都可圈可点,Winslet尤其出色,除了老年的妆化得不甚逼真之外。另外,她的眼神太犀利太明亮,满脸皱褶都掩饰不住她的容光焕发,这算是一个败笔。也许导演也看出这个硬伤,给她戴了某种隐形眼镜,眼神变得浑浊起来,算是弥补了这一缺陷。电影结尾有点拖,竟然有两次我都以为电影到此结束了,却在fade out之后重又上演新的片段,让人颇有点不耐烦,恨不得拿把剪刀上去咔嚓一声剪掉累赘的部分。但总的来说,这是一部不可错过的好电影,希望金球奖评委当好伯乐,给千里马应有的荣誉。

 

推荐二

来源豆瓣网:作者sabretooth 评论电影《朗读者

十六岁那年的夏天

 

虽然标题这么写了,但如果这仅仅是一出十六岁夏天的故事,那么Oscar的挑剔的评审们也不会把它列入最佳影片的角逐名单。

当初我在一所美国大学学习日本历史的时候,一个韩国助教这样问我们,亚洲战场的元凶到底是谁:是天皇还是政府,是国民还是军队,亦或是,如日本右翼认为的,是欧美列强和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迫使日本不得不走上绝路?也许在欧洲,诸如很多对于这一部分历史存在盲区的朋友们来说德国人并没有回避这个责任。我们看见的是勃兰特(感谢jade同学的更正)在犹太死难者纪念碑前的双膝跪地;以及在柏林,以Gretel Bergmann命名的体育场馆。这个国家是要以总理下跪来认错,以拥抱所有族裔的运动场来纪念当年希特勒千方百计要封杀的德国犹太裔女子跳高世界冠军,如此的胸襟和海量,难道还不能打消那些怀疑者的顾虑吗?我说,仅仅是这些,还远远不够。2008年有两部杰出的电影,从德国人的视角出发,从内向外来重新看待这一场60余年的灵魂救赎。

 

Valkyrie让德国人第一次几乎可以用自豪二字来向这个世界呼唤,在德国内部,也有反对独裁,反对屠杀,反对战争的正义之士。他们的计划如果实现,数以百万的生命就可以从枪口下被救回。值得关注的是,当这部"德国爱国影片"即将上映的时候,德国媒体却开始闹得沸沸扬扬,因为男主角Tom Cruise的信仰,Scientology,在德国是不被承认的,是违反德国宪法的"邪教" (Sekte)。 这从一个局部反应了德国主流社会在战后的普遍心理。他们在战战兢兢中度日,唯恐被邻国认为检讨得不够彻底,这不仅是一种对于战争本身的检讨,推而广之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德国人认为可以检讨之处。

 

本片中的Michael在首次踏入法院之前与教授的一番对话,讲述了警察戒备森严,防范的是支持或者反对这六个受审的女守卫的舆论双方,就充分说明了以上的观点。然而这里有一个很浅显而又深邃的问题,也许很多人在观看本片时已经发问,或者找到了自己的答案,或者仍然困惑于Hanna的选择。为什么,她在法庭上,不肯低下头颅,承认自己是一个目不识丁的文盲?这难道,比承认自己是一个杀害了300多名妇女和儿童的凶手,要来得更为艰难吗?

 

我觉得这才是原著作者所希望读者们思考的问题。这个问题解释起来一点也不复杂,就如同今年早些时候德国老太太Angela Merkel呼吁国民要放弃民族仇视和岐视一般,德国人在自己最需要检讨的环节上居然掉了链子,这究竟是因为什么?

 

一颗民族高傲的头颅

 

德国人在一战前的识字率就超过了90%,一个如此“高贵”的民族,怎么可能在连导弹都研制出来的年代里,还存在着目不识丁的人?这个畸形的社会能容忍这样的一员吗?这位曾经进入西门子,转而进入SS ,战后在公交公司晋升,一直优秀地工作着的Hanna,到底是为了什么才频繁地更换职业?作者恐怕不仅是要抨击纳粹当局疏忽了千万个Hanna的小学教育而把心思都用在战争机器上那么简单吧。

德国人,你们何时才能低下那颗高贵的头颅? 政治上所要披露的问题,其实已经借由Michael法学院的同学,在观摩了第一次审判后宣泄殆尽了。错的,显然不是千万个在集中营里本分工作的Hanna。她如果良心泯灭,那也是一个时代的泯灭,一个国家的泯灭。沙丘之中,如何开出洁白的莲花?一个时代的过失,不应该只交由几个Hanna去抵罪。以五步笑一百万步,把没有开启教堂大门的Hanna换做开启了整个东亚战争的东条英机,恐怕很多人的风度就不会如片尾的女作家那样儒雅含蓄了。

 

------------------------------政治和爱情的鸿沟线------------------------------

 

这部影片,以及原著,假如只是要讲述以上这样一个"富有政治教育意义的革命故事",那么片名就可以简化成,Reading,而忽略了爱情这条主线本身。我们在钦佩Kate Winslet醇酒般的演技时,也不要忽略了第一人称,Michael,the reader。在这个从十六岁的夏天所展开的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发展到最高潮的时候,他夜以继日地录制着一卷卷卡带,当Hanna在狱中打开那第一盒包裹时心中的五味杂陈,这个设计,可谓巧夺天工。这里省略了多少不必要的语言文字,你只需要看见这些卷卡带,一切就都尽在不言之中。这才是伯牙子期的故事,世界上没有第二个人能明白的Hanna的苦楚。

 

我知道那份记录不是你写的。

我一直深爱着你,从没有变心。 现在我能做的,也就只有念书给你听了。

你最喜欢听我念书,不是吗?

我会一直默默地念书给你听。

 

然而当男女主人公在监狱里重逢时,当我落下大颗的眼泪时,Michael将手局促地回抽,这映衬了他在22年前的那个下雪天,在监狱门口扭转的身躯。这是多么无助的一个转身,在一个雪天,虽然雪并不大,气氛尴尬;再往前8年,他16岁的那个初春,也是一场小雪,天作之合,被她拥抱在无助的一刻。24岁的Michael,有着一颗和他在46岁时一样,渐老的心。

 

他为什么不当庭作证?他为什么探监途中折返?他为什么要把手抽回?他又为什么,在对他的挚爱做出以上这一切不可思议的举动时,更不可思议地,经年累月,一卷接一卷地默默地录制着读书的声音?

 

这是一份尴尬的爱情,而它终将在一个无奈的寓言里做终: The Lady with the Dog,契科夫让对于婚姻不忠的男女主人公坠入了彼此的爱河,却最终对于两人的未来一筹莫展。

 

16岁时的他,可以近乎毫无顾忌地当街拥吻35岁的爱人,回击店员对于他"母亲"的祝福;可以在小教堂里和她相视着孩子们,露出天使般甜美的笑容,却不知Hanna泪水的深意;可以放弃美貌的同学和生日宴会去为她朗读下一本书。当这颗心看见一个空荡荡的房间时,他就开始渐老了。自此之后,他始终没有释怀。他所不能释怀的,是震惊于审判席上的恋人,居然在父辈的战争里(他不去参加父亲的葬礼,暗示了他父亲在战时的作为,以及他对于这一部分的是非曲直的困扰),是这台机器中的一枚螺丝;更多的,也是,他对于一直以来,她把这一切的秘密掩埋在心底的一种谴责

 

然而很多年之后,经历了婚姻挫折的他,以及那颗渐老的心,始终不能放下的,还是那个在诀别前用肥皂为自己搓背的Hanna。当镜头切换到监狱里,裸背的Hanna用同样的手势给自己搓背时,我的眼泪夺目而出。正是这颗挣扎在渐老中的心,让审判时绝望与无助的Hanna,在狱中重新燃起了爱与生的希望。在这十数年的狱中生活里,所能支持她的生命的,唯有爱人的声音,仅此而已。 Hanna在最后的见面时对Michael说,在审判之前,她从未审视过过去。在22年的囚禁生涯中,她所学会的只有阅读而已。 这真是一个弥天大谎。她至少,也学会了拼写(这不是一个笑话)。 如果观众们只是认为,她终于醒悟了读书识字的必要,以弥补她一生中最大的耻辱,那这充其量也就是一部三流剧本。

 

Hanna所迫不及待地,在她学会认字之后,便是辛苦地一笔一划,用粗陋的字体,给爱人捎回她的心声。 她以前总是被动的,紧闭心房。她聆听他的读书声,聆听他出游的计划,聆听他点的午餐,聆听他的诉苦和抱怨。她很少用语言去表达她的感情,因为她做惯了一辈子的听众。

 

即使偶尔开口,仅也只掷出You don't matter enough to upset me这样恶毒的字眼。这是一个时代的罪孽,造就的是只需要聆听和顺从的机器! 那么信纸上这几个苍白无力,蹩脚丑陋的字母,所连成的恐怕连一年级的学生都能写得更为高明的句子,所要发出的讯息,就比千金还重。她曾经无奈地不辞而别; 但现在,她回来了。是他的声音,彻底打开了她的心扉。

 

而,出狱时的Hanna已经66岁。她在狱中度过了生命最后三分之一的时光。这也许是她一生中最美的时光。Michael的猝然抽手,让她从美妙的回忆中回到无奈的现实。再出去,做一个裁缝,接受社区救济,去图书馆阅读,与她都毫无意义。审判之后,对于战时自己的作为,她一定是有了不少的悔悟;更多的自我审视,恐怕来自于她对于最后十几年之内两人之间爱情的感悟。她也许不能原谅自己在战时的所作所为,更多的不能原谅,也许是她在多少个瞬间与这一份可贵爱情的失之交臂。于是她用这些本教会她读写的言情小说,做了她黄泉路上的垫脚石。

 

这些字,她曾经镌写在信纸上,也永远铭刻在两个人的心里。 犹太女作家毕竟不是被一名只在审判时诚实到近似张狂的纳粹女凶手所感动,才接受了她的小茶叶罐,而是被Michael眼神里的那份至真的感情,以及夺眶的泪水。

 

这一颗渐老的心,终于在片尾,面对曾经疏远的女儿,在挚爱的墓前,又焕发了新生。

 

I'm not frightened. I'm not frightened of anything. The more I suffer, the more I love. Danger will only increase my love, will sharpen it, will give it spice. I will be the only angel you need. You will leave life even more beautiful than you entered it. Heaven will take you back and look at you and say: "Only one thing can make a soul complete and that thing is love."

 

 

文章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声明:本网部分内容系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去登录
还有疑问?

马上发起在线咨询,专业律师快速回复你的问题

立即咨询

《朗读者》

发布时间:2020-07-27

 

电影简介:

 

15岁的少年米夏·伯格(大卫·克劳斯 David Kross 饰)偶遇36岁的中年神秘女列车售票员汉娜(凯特·温丝莱特 Kate Winslet 饰),后来两个发展出一段秘密的情人关系。汉娜最喜欢躺在米夏怀里听米夏为他读书,她总是沉浸在那朗朗的读书声中。年轻的米夏沉溺于这种关系不能自拔的同时,却发现他自己根本不了解汉娜。忽然有一天,这个神秘女人不告而别,米夏在短暂的迷惑和悲伤之后,开始了新的生活。


  二战虽然结束了,但德国对于纳粹战犯的审判还在继续。成为法律学校的实习生的米夏,在一次旁听对纳粹战犯的审判过程中,竟然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虽然已经事隔8年,但米夏还是一眼便认出那就是消失8年的汉娜。而这一次,她坐上了纳粹战犯审判法庭的被告席,这个神秘女人的往事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逐渐清晰。然而,米夏却发现了一个汉娜宁愿搭上性命也要隐藏秘密。


  汉娜最终被判终身监禁,而此时米夏(拉尔夫·费因斯 Ralph Fiennes 饰)与汉娜的故事还在继续……

 

优秀影评:

推荐一

来源豆瓣网:作者picnic  评论电影《朗读者

 羞耻与谎言

 

如果十五岁的你热恋上中年独居女邻居,与她的恋情即便在你们分手后还深深影响着你。然而八年后情伤未愈的你突然发现她竟是一名刽子手,而你的证词能使她免遭终生监禁,你,该怎样做?

这是The Reader呈现给我们的难题。

Holocaust的控诉、描述和反思,电影中我们已经拥有了诸如Schindler's list, The Pianist, 为什么我们还需要The Reader?

从这几部电影的主要角色身份来讲,Schindler是与德国军队做交易的一个德国商人,他本身并不属于集中营体制的一份子。The Pianist 则是victim的一员,是受害者的视角。而The Reader里的Hanna,她却是集中营雇佣的一名女看守。换句话说,她是集中营这个丑陋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当她受命拣选女囚犯,把她们送到奥斯维辛集中营去受死时,她没有怀疑过、更没有挑战过这个命令的合理性。当关押数百犹太人的教堂起火,她考虑得更多的是“如何维持秩序、防止囚犯逃跑”,而不是开门救命。在她看来,她只是do her job,谈不上犯了什么罪。那么多人烧死了,她内疚吗?也许,否则她不会在那间乡下教堂里无法抑制地流泪。可我们看到,在她的观念里,那些受害者是犯人,死了固然可惜,放出来却更要不得!The Reader拷问着我们的灵魂:是什么使得她,一个普通女人,面对屠杀如此冷漠?是什么让她服从命令高于尊重人的生命?是什么使得一个在生活里能援助他人爱护他人、一个喜爱文学聆听朗诵的人变成法西斯手中好用的杀人工具?

当二战的硝烟逐渐散去,当法西斯被历史拉下宝座,当战后德国的民众大梦初醒、大呼上当,谁来告诉他们,为什么他们会被集体深度催眠?是什么让他们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更不相信自己的良知,而相信一个政党编出的神话?狂热的信仰、随波逐流的“do my job”,是一句“上当受骗了”或者“当时太年轻”,可以解释的吗?当年曾对犹太人犯下罪行的德国人,又如何在漫漫长夜面对自己的内心呢?

The Reader对灵魂的拷问并不到此为止。对法西斯铁鞭下德国人民族性的探讨只不过是这部杰出小说主题中的一部分,一个更为深刻的主题,我认为是关于羞耻和谎言。电影(小说)进行到最后,Hanna深埋于内心多年的一个秘密被逐渐揭示--她原来不会阅读,是个文盲!而她明显为此感到羞愧。她结识Mike的动机不能说是完全纯洁的,正如Mike在她身上找寻的并不是我们一般意义上的“爱”一样。如果Mike寻求于她的是性的刺激和对成熟女人的迷恋(甚至有点恋母情愫),那么她在Mike身上寻找的除了性,当是能驾驭知识(阅读)的权力。在她那看似果断利落的成熟的外表下,藏着一颗不自信的羞耻的心,她羞于做自己,她羞于承认自己是个文盲。这个弱点被她用层层表象包裹得滴水不漏,甚至愿意让她以自由为代价来维护。她给自己创造了一个阿喀琉斯的脚后跟,然后带着这个秘密的弱点走完一生。她以为那脚后跟的秘密是不会阅读,但她却不知道,她真正的弱点是不敢面对真实的自我。多么可悲的人!同样,Mike 也为发生在自己与Hanna 之间的一段情感到羞耻,特别在得知Hanna是法西斯阵营中的一员之后。作为二战后对法西斯有着特别反思能力的一代,他无法释怀自己与法西斯成员有染,而后者还深深影响了他的情爱生活。他原本可以出面作证,还历史一个真实的本来面目,使得Hanna脱离终生监禁之灾,但在说出真相面对羞耻与保持沉默求得体面之间,Mike做出了与Hanna一模一样的选择。

个人尊严与羞耻感乃一枚硬币的两面。内心有着深刻羞耻感的人,往往外表会表现出特别的自信和尊严。这样的人也常会为了维护住自己的高大形象,不惜以谎言掩盖内心的羞耻。内心藏有的秘密越多,他们需要的遮羞布也就越大,拥有权力(以获取安全感)的欲望也就越强烈。据说希特勒就是这样。他的童年并不幸福,经受过很大的创伤,而他在成年后攀上权力高峰后表现出的趾高气扬、唯我独尊、不可一世,也许恰恰倒映出他内心深刻的不能为人知的羞耻感。The Reader在拷问的,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我们是否敢面对真实的自我?是否敢承认,我是文盲?是否敢掀起裤脚让人看没有烧到的脚后跟?内心的羞耻感从何而来?谁界定什么是羞耻、谁需要羞耻?承载着深刻羞耻感的民族又能给人类历史造成怎样的恶果?一个什么样的民族才能培养出体格与人格都健全的人民?

The Reader 对迫害者形象的改写也非常独特。在Schindler's list和The Pianist里,迫害者都是身着纳粹军装的军人,双手沾满犹太人鲜血,杀人不眨眼的恶魔。The Pianist出现了一个音乐爱好者纳粹军官,一个能与作为正面人物的钢琴家在音乐世界里心灵相通的敌人,已属难得,但The Reader走得更远,它呈现出前述片子都不曾呈现的迫害者的形象:一个看似充满母性的、丰腴美丽的、没受过什么教育的普通女人。想想吧,没有类似 Hanna的千千万万普通民众的参与支持,法西斯何以能上台?何以能一手遮天?何以能在众人眼皮子底下进行大屠杀?并不是所有魔鬼头上都长两只角,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到自己心底的魔鬼,也并不是所有的魔鬼从一开始就是魔鬼。前几天看Marcel Ophuls的The Sorrow and the Pity,里面采用了大量二战时法国维希政府的资料片段,看得我那叫一个大跌眼镜。法国面对希特勒的铁蹄不战而败,是很多战后法国人都不愿提起的羞耻。当年德国军队还没过来,法国资产阶级舆论倾向已经一边倒,高高挂起免战牌,打出小白旗,主战派则被抓进大牢,靠越狱才得逃生。而二战时法国人对犹太人的迫害和践踏,也不是一般的残酷。我看到希特勒乘坐的火车经过法国的车站,法国女人身着制服,争先恐后地与希特勒握手亲吻,追着火车奔跑,唯恐落后。而希特勒却评价说,法国女人太没格调,一群烂货。和她们生出的孩子会乱了我们的高贵血统。不许和法国人通婚!我们经常说,法国人有革命传统,法国人有革命精神,谁能想到,法国人的奴性也并不亚于经常遭受批判的中国人呢?!

电影The Reader挑选Kate Winslet扮演Hanna是一个非常明智的举动。Don't get me wrong,我不是winslet的粉丝,但约两年前,当我站在某个书店角落一口气读完The Reader这部小说时,浮现在我头脑里的Hanna几乎就是Winslet的样子 -- 身体丰腴,身量较高,容貌姣好,眉目间带一点近于阳刚的坚毅,金黄而浓密的卷发服帖地向后高高梳起,行动利落而干净。总之,一个经历过二战的有故事的中年德国女人。Winslet身上那种男性的阳刚与女性的柔美结合的双重气质,正适合这样一个角色。

改编自好小说的电影很难讨喜,因为电影有时间限制,必须在一两个钟头内把小说最精彩的部分呈现出来,同时去掉导演眼中不重要的枝节。小说不一样,它可以尽情发挥,上天入地,篇幅不限,所以能提供给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和细枝末节的感受。但The Reader是一部改编得很好的电影,几乎对原作亦步亦趋,原作的精华也得到了充分展现。几个主要演员的表演都可圈可点,Winslet尤其出色,除了老年的妆化得不甚逼真之外。另外,她的眼神太犀利太明亮,满脸皱褶都掩饰不住她的容光焕发,这算是一个败笔。也许导演也看出这个硬伤,给她戴了某种隐形眼镜,眼神变得浑浊起来,算是弥补了这一缺陷。电影结尾有点拖,竟然有两次我都以为电影到此结束了,却在fade out之后重又上演新的片段,让人颇有点不耐烦,恨不得拿把剪刀上去咔嚓一声剪掉累赘的部分。但总的来说,这是一部不可错过的好电影,希望金球奖评委当好伯乐,给千里马应有的荣誉。

 

推荐二

来源豆瓣网:作者sabretooth 评论电影《朗读者

十六岁那年的夏天

 

虽然标题这么写了,但如果这仅仅是一出十六岁夏天的故事,那么Oscar的挑剔的评审们也不会把它列入最佳影片的角逐名单。

当初我在一所美国大学学习日本历史的时候,一个韩国助教这样问我们,亚洲战场的元凶到底是谁:是天皇还是政府,是国民还是军队,亦或是,如日本右翼认为的,是欧美列强和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迫使日本不得不走上绝路?也许在欧洲,诸如很多对于这一部分历史存在盲区的朋友们来说德国人并没有回避这个责任。我们看见的是勃兰特(感谢jade同学的更正)在犹太死难者纪念碑前的双膝跪地;以及在柏林,以Gretel Bergmann命名的体育场馆。这个国家是要以总理下跪来认错,以拥抱所有族裔的运动场来纪念当年希特勒千方百计要封杀的德国犹太裔女子跳高世界冠军,如此的胸襟和海量,难道还不能打消那些怀疑者的顾虑吗?我说,仅仅是这些,还远远不够。2008年有两部杰出的电影,从德国人的视角出发,从内向外来重新看待这一场60余年的灵魂救赎。

 

Valkyrie让德国人第一次几乎可以用自豪二字来向这个世界呼唤,在德国内部,也有反对独裁,反对屠杀,反对战争的正义之士。他们的计划如果实现,数以百万的生命就可以从枪口下被救回。值得关注的是,当这部"德国爱国影片"即将上映的时候,德国媒体却开始闹得沸沸扬扬,因为男主角Tom Cruise的信仰,Scientology,在德国是不被承认的,是违反德国宪法的"邪教" (Sekte)。 这从一个局部反应了德国主流社会在战后的普遍心理。他们在战战兢兢中度日,唯恐被邻国认为检讨得不够彻底,这不仅是一种对于战争本身的检讨,推而广之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德国人认为可以检讨之处。

 

本片中的Michael在首次踏入法院之前与教授的一番对话,讲述了警察戒备森严,防范的是支持或者反对这六个受审的女守卫的舆论双方,就充分说明了以上的观点。然而这里有一个很浅显而又深邃的问题,也许很多人在观看本片时已经发问,或者找到了自己的答案,或者仍然困惑于Hanna的选择。为什么,她在法庭上,不肯低下头颅,承认自己是一个目不识丁的文盲?这难道,比承认自己是一个杀害了300多名妇女和儿童的凶手,要来得更为艰难吗?

 

我觉得这才是原著作者所希望读者们思考的问题。这个问题解释起来一点也不复杂,就如同今年早些时候德国老太太Angela Merkel呼吁国民要放弃民族仇视和岐视一般,德国人在自己最需要检讨的环节上居然掉了链子,这究竟是因为什么?

 

一颗民族高傲的头颅

 

德国人在一战前的识字率就超过了90%,一个如此“高贵”的民族,怎么可能在连导弹都研制出来的年代里,还存在着目不识丁的人?这个畸形的社会能容忍这样的一员吗?这位曾经进入西门子,转而进入SS ,战后在公交公司晋升,一直优秀地工作着的Hanna,到底是为了什么才频繁地更换职业?作者恐怕不仅是要抨击纳粹当局疏忽了千万个Hanna的小学教育而把心思都用在战争机器上那么简单吧。

德国人,你们何时才能低下那颗高贵的头颅? 政治上所要披露的问题,其实已经借由Michael法学院的同学,在观摩了第一次审判后宣泄殆尽了。错的,显然不是千万个在集中营里本分工作的Hanna。她如果良心泯灭,那也是一个时代的泯灭,一个国家的泯灭。沙丘之中,如何开出洁白的莲花?一个时代的过失,不应该只交由几个Hanna去抵罪。以五步笑一百万步,把没有开启教堂大门的Hanna换做开启了整个东亚战争的东条英机,恐怕很多人的风度就不会如片尾的女作家那样儒雅含蓄了。

 

------------------------------政治和爱情的鸿沟线------------------------------

 

这部影片,以及原著,假如只是要讲述以上这样一个"富有政治教育意义的革命故事",那么片名就可以简化成,Reading,而忽略了爱情这条主线本身。我们在钦佩Kate Winslet醇酒般的演技时,也不要忽略了第一人称,Michael,the reader。在这个从十六岁的夏天所展开的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发展到最高潮的时候,他夜以继日地录制着一卷卷卡带,当Hanna在狱中打开那第一盒包裹时心中的五味杂陈,这个设计,可谓巧夺天工。这里省略了多少不必要的语言文字,你只需要看见这些卷卡带,一切就都尽在不言之中。这才是伯牙子期的故事,世界上没有第二个人能明白的Hanna的苦楚。

 

我知道那份记录不是你写的。

我一直深爱着你,从没有变心。 现在我能做的,也就只有念书给你听了。

你最喜欢听我念书,不是吗?

我会一直默默地念书给你听。

 

然而当男女主人公在监狱里重逢时,当我落下大颗的眼泪时,Michael将手局促地回抽,这映衬了他在22年前的那个下雪天,在监狱门口扭转的身躯。这是多么无助的一个转身,在一个雪天,虽然雪并不大,气氛尴尬;再往前8年,他16岁的那个初春,也是一场小雪,天作之合,被她拥抱在无助的一刻。24岁的Michael,有着一颗和他在46岁时一样,渐老的心。

 

他为什么不当庭作证?他为什么探监途中折返?他为什么要把手抽回?他又为什么,在对他的挚爱做出以上这一切不可思议的举动时,更不可思议地,经年累月,一卷接一卷地默默地录制着读书的声音?

 

这是一份尴尬的爱情,而它终将在一个无奈的寓言里做终: The Lady with the Dog,契科夫让对于婚姻不忠的男女主人公坠入了彼此的爱河,却最终对于两人的未来一筹莫展。

 

16岁时的他,可以近乎毫无顾忌地当街拥吻35岁的爱人,回击店员对于他"母亲"的祝福;可以在小教堂里和她相视着孩子们,露出天使般甜美的笑容,却不知Hanna泪水的深意;可以放弃美貌的同学和生日宴会去为她朗读下一本书。当这颗心看见一个空荡荡的房间时,他就开始渐老了。自此之后,他始终没有释怀。他所不能释怀的,是震惊于审判席上的恋人,居然在父辈的战争里(他不去参加父亲的葬礼,暗示了他父亲在战时的作为,以及他对于这一部分的是非曲直的困扰),是这台机器中的一枚螺丝;更多的,也是,他对于一直以来,她把这一切的秘密掩埋在心底的一种谴责

 

然而很多年之后,经历了婚姻挫折的他,以及那颗渐老的心,始终不能放下的,还是那个在诀别前用肥皂为自己搓背的Hanna。当镜头切换到监狱里,裸背的Hanna用同样的手势给自己搓背时,我的眼泪夺目而出。正是这颗挣扎在渐老中的心,让审判时绝望与无助的Hanna,在狱中重新燃起了爱与生的希望。在这十数年的狱中生活里,所能支持她的生命的,唯有爱人的声音,仅此而已。 Hanna在最后的见面时对Michael说,在审判之前,她从未审视过过去。在22年的囚禁生涯中,她所学会的只有阅读而已。 这真是一个弥天大谎。她至少,也学会了拼写(这不是一个笑话)。 如果观众们只是认为,她终于醒悟了读书识字的必要,以弥补她一生中最大的耻辱,那这充其量也就是一部三流剧本。

 

Hanna所迫不及待地,在她学会认字之后,便是辛苦地一笔一划,用粗陋的字体,给爱人捎回她的心声。 她以前总是被动的,紧闭心房。她聆听他的读书声,聆听他出游的计划,聆听他点的午餐,聆听他的诉苦和抱怨。她很少用语言去表达她的感情,因为她做惯了一辈子的听众。

 

即使偶尔开口,仅也只掷出You don't matter enough to upset me这样恶毒的字眼。这是一个时代的罪孽,造就的是只需要聆听和顺从的机器! 那么信纸上这几个苍白无力,蹩脚丑陋的字母,所连成的恐怕连一年级的学生都能写得更为高明的句子,所要发出的讯息,就比千金还重。她曾经无奈地不辞而别; 但现在,她回来了。是他的声音,彻底打开了她的心扉。

 

而,出狱时的Hanna已经66岁。她在狱中度过了生命最后三分之一的时光。这也许是她一生中最美的时光。Michael的猝然抽手,让她从美妙的回忆中回到无奈的现实。再出去,做一个裁缝,接受社区救济,去图书馆阅读,与她都毫无意义。审判之后,对于战时自己的作为,她一定是有了不少的悔悟;更多的自我审视,恐怕来自于她对于最后十几年之内两人之间爱情的感悟。她也许不能原谅自己在战时的所作所为,更多的不能原谅,也许是她在多少个瞬间与这一份可贵爱情的失之交臂。于是她用这些本教会她读写的言情小说,做了她黄泉路上的垫脚石。

 

这些字,她曾经镌写在信纸上,也永远铭刻在两个人的心里。 犹太女作家毕竟不是被一名只在审判时诚实到近似张狂的纳粹女凶手所感动,才接受了她的小茶叶罐,而是被Michael眼神里的那份至真的感情,以及夺眶的泪水。

 

这一颗渐老的心,终于在片尾,面对曾经疏远的女儿,在挚爱的墓前,又焕发了新生。

 

I'm not frightened. I'm not frightened of anything. The more I suffer, the more I love. Danger will only increase my love, will sharpen it, will give it spice. I will be the only angel you need. You will leave life even more beautiful than you entered it. Heaven will take you back and look at you and say: "Only one thing can make a soul complete and that thing is love."

 

 

文章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声明:本网部分内容系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