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驾找人做担保,若被担保人再次酒驾,担保人可能承担相应法律后果。担保在法律上是一种保证责任,当被担保人违反相关规定时,担保人需依约定和法律规定承担责任。
一、涉及法条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一百零九条规定,担保人应当保证被担保人不逃避行政拘留处罚的执行。担保人不履行担保义务,致使被担保人逃避行政拘留处罚的执行的,由公安机关对其处三千元以下罚款。
这意味着,如果担保人未能有效监督被担保人,导致其逃避处罚,担保人将面临经济处罚。
2)在刑事诉讼领域,若酒驾构成刑事犯罪,被期间再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十一条规定,保未履行保证义务的,对保证人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例如,如果被担保人在取保候审期间再次酒驾,担保人可能因未履行监督义务而被罚款,情节严重的甚至可能构成犯罪。
二、处理方式
1)督促被担保人
担保人在提供担保后,应积极督促被担保人遵守法律法规,不得再次酒驾。可定期与被担保人沟通,了解其出行情况等。
担保人可以与被担保人约定定期见面或电话沟通,提醒其遵守交通法规,避免再次违法。
2)配合调查
若被担保人再次酒驾,担保人应配合公安机关或司法机关的调查,如实说明情况。
在调查过程中,担保人应保持诚实和透明,提供所有相关信息,以证明自己已尽到监督义务。
3)承担责任
若因担保人未履行好担保义务,导致被担保人逃避处罚等情况,担保人需依法承担罚款等法律后果。若认为自身无过错,可在承担责任后,通过法律途径向被担保人追偿。
担保人应清楚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一旦被认定未履行担保义务,应主动承担责任,并在必要时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