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衅滋事方拿东西打人后自己吓住院,首先应及时报警,由公安机关进行调查处理。警方会依据现场情况、证言、监控视频等,确定事件的责任。若寻衅滋事方的行为构成或等犯罪,即便其住院,仍需依法承担刑事责任。对于其住院的情况,若与打人行为存在因果关系,可能会影响案件的具体处理和赔偿等问题。
一、涉及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百九十三条规定,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或者:(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规定,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
二、处理方式
1)报警并保护现场:第一时间拨打 110 报警,同时尽量保护好现场,若有监控视频,及时告知警方。现场的痕迹、遗留物品等可能对案件调查起到关键作用。报警是维护自身权益的第一步,务必果断行动。
2)配合警方调查:如实向警方陈述事件经过,包括寻衅滋事方的打人行为、自己的应对情况等。若有证人,提供证人的联系方式等信息,协助警方收集证据。积极配合警方调查,能够为案件的公正处理提供有力支持。
3)关注案件进展:了解警方对案件的调查情况,如是否对寻衅滋事方采取强制措施、案件定性等。若涉及赔偿等问题,可根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通过协商或诉讼等方式解决。关注案件进展,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