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疑问?

马上发起在线咨询,专业律师快速回复你的问题

立即咨询

附条件不起诉的好处

发布时间:2017-09-25

涉嫌刑事犯罪的嫌疑人原则上都要由人民检察院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是对于法律规定的一些特殊情况,可以附条件不起诉。那么附条件不起诉的好处是什么,法律对附条件不起诉有什么样的规定,下面,庭立方小编整理了关于附条件不起诉的相关法律知识,供大家学习参考。

不起诉1.jpg

一、附条件不起诉的好处

1.有利于发挥诉讼 经济 效益价值。刑事诉讼本身是高成本的的司法活动,几乎每个案件都花去等量的司法资源,而我国的司法资源是十分有限甚至是匮乏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适用可以降低司法成本,提高惩戒效率,改善司法资源的配置。

2.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有利于预防和减少犯罪。在我国现有司法体制下,刑罚处罚记入个人的历史档案,严重影响出狱后的就业和安置,尤其是未成年人犯罪,被处以刑罚意味着失去学业,一个在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由于自己轻微的犯罪行为被定罪科刑,并且这种污点影响其终身的发展,确实体现司法的不公,而附条件不起诉可给予他们一定机会反省过去,认识到自己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性,有效的阻止和预防继续犯罪。

3.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由于我国现行的劳动改造制度本身存在的 问题 ,一个本身主观恶性不是太大被告人经监狱中其他犯罪分子的交叉感染,往往变成“五毒俱全”的人,刑满释放后重新犯罪比率呈上升趋势,不利于整个社会的稳定。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可以给这些犯罪情节较轻、悔罪态度较好的犯罪嫌疑人一定的考验期限,让其在相关部门和整个社会的监督下进行自我改造,学习一定的法律知识,提高法制观念,有利于社会稳定。

二、附条件不起诉的条件

1.适用对象条件

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是基于起诉便宜主义对未成年人这一弱势群体在诉讼程序上的特殊保护。相比之前各地的探索,刑诉法没有将附条件不起诉的适用对象限制为初犯、偶犯或共同犯罪从犯,也没有对帮教条件作出限制。这意味着对于那些并非初次实施犯罪的未成年人、多次犯罪的未成年人以及外来流动人口中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只要同时符合其他法定条件,均可适用附条件不起诉。

2.可能刑罚条件

附条件不起诉的可能刑罚条件为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规定的犯罪,可能被判处一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案件。刑法分则这三章中,法定最高刑为一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只有两条:第252条规定的侵犯通信自由罪和第322条规定的偷越国(边)境罪。在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中,可能被判处一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常见犯罪有9种,分别是非法拘禁罪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职务侵占罪敲诈勒索罪妨害公务罪寻衅滋事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可能刑罚条件对检察官在量刑标准的把握上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要求检察官对上述规定熟练掌握,基于日常办案经验的积累,相对精准地判断出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所涉罪行是否可能判处一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

3.法定起诉条件

附条件不起诉是以检察机关认定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构成犯罪、符合起诉条件为前提。检察机关的这种认定同法院的有罪认定不同,只是一种程序上的有罪认定。检察机关将任何案件提起公诉时,都是以审查证据后,认为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构成犯罪为前提的。附条件不起诉就是检察机关认为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可以交付审判,只是基于特殊预防目的考虑而没有提起公诉。若检察机关审查证据后,无法认定犯罪嫌疑人是否构成犯罪,或虽构成犯罪,但依法不需要判处刑罚,则只能依法作出存疑不起诉决定或者相对不起诉决定。

4.悔罪表现条件

“有悔罪表现”需要检察官从涉嫌犯罪未成年人到案情况(包括是否投案自首,有无立功等法定情节)、认罪态度(是否主动如实供述犯罪事实)和行为表现(包括是否退赃、是否向被害人赔偿损失和赔礼道歉等)等进行综合判断。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第498条第(四)项规定,“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是检察机关在考验期内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设定的义务。笔者认为,上述规定并不排斥将“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作为“有悔罪表现”的具体体现。嫌疑人对被害人损失的积极赔偿和真诚的赔礼道歉可以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使检察机关作出的附条件不起诉决定更能得到刑事诉讼当事人和社会的认同。所以,“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应作为“有悔罪表现”的具体体现,而对于由于各种原因在附条件不起诉决定作出前嫌疑人尚未对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的,可将此作为决定作出后嫌疑人所承担的义务。

5.当事人同意条件

刑诉法第271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在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以前,应当听取公安机关、被害人的意见。”“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人民检察院决定附条件不起诉有异议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起诉的决定。”这意味着附条件不起诉决定的作出和最终实施还需具备两个条件:其一,必须听取公安机关和被害人的意见,但公安机关或被害人的不同意见并不直接阻碍检察机关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检察机关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公安机关和被害人可以对附条件不起诉决定要求复议、提请复核或进行申诉。其二,必须得到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同意。如果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异议的,即使检察机关认为该案符合附条件不起诉其他所有条件,也必须将案件提起公诉。

法律规定

根据刑诉法修正案第二百七十一条的规定,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适用应符合以下条件:

第一,主体条件,适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

第二,罪名条件,必须是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规定侵犯公民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或者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轻微犯罪的犯罪,并且是依法可能被判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管制拘役或单处罚金处罚的犯罪。

第三,主观条件,是行为人有悔罪表现;

第四,程序条件,是人民检察院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以前,应当听取公安机关、被害人的意见。

考验期

刑诉法修正案第二百七十二条规定:“在附条件不起诉的考验期内,由人民检察院对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进行监督考察。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监护人,应当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加强管教,配合人民检察院做好监督考察工作。

“附条件不起诉的考验期为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从人民检察院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之日起计算。

附带处分

刑诉法修正案第二百七十二条规定,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遵守法律法规,服从监督;

2、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3、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4、按照考察机关的要求接受矫治和教育。

法律对于附条件不起诉有严格规定,有效保证了法律的公平公正。看完以上小编整理的关于附条件不起诉的介绍,相信大家对附条件不起诉的知识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如果你有关于附条件不起诉或者是其它方面的法律问题,请咨询庭立方刑事律师,他们会为你进行专业解答。


声明:本网部分内容系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还有疑问?

马上发起在线咨询,专业律师快速回复你的问题

立即咨询

附条件不起诉的好处

发布时间:2017-09-25

涉嫌刑事犯罪的嫌疑人原则上都要由人民检察院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是对于法律规定的一些特殊情况,可以附条件不起诉。那么附条件不起诉的好处是什么,法律对附条件不起诉有什么样的规定,下面,庭立方小编整理了关于附条件不起诉的相关法律知识,供大家学习参考。

不起诉1.jpg

一、附条件不起诉的好处

1.有利于发挥诉讼 经济 效益价值。刑事诉讼本身是高成本的的司法活动,几乎每个案件都花去等量的司法资源,而我国的司法资源是十分有限甚至是匮乏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适用可以降低司法成本,提高惩戒效率,改善司法资源的配置。

2.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有利于预防和减少犯罪。在我国现有司法体制下,刑罚处罚记入个人的历史档案,严重影响出狱后的就业和安置,尤其是未成年人犯罪,被处以刑罚意味着失去学业,一个在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由于自己轻微的犯罪行为被定罪科刑,并且这种污点影响其终身的发展,确实体现司法的不公,而附条件不起诉可给予他们一定机会反省过去,认识到自己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性,有效的阻止和预防继续犯罪。

3.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由于我国现行的劳动改造制度本身存在的 问题 ,一个本身主观恶性不是太大被告人经监狱中其他犯罪分子的交叉感染,往往变成“五毒俱全”的人,刑满释放后重新犯罪比率呈上升趋势,不利于整个社会的稳定。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可以给这些犯罪情节较轻、悔罪态度较好的犯罪嫌疑人一定的考验期限,让其在相关部门和整个社会的监督下进行自我改造,学习一定的法律知识,提高法制观念,有利于社会稳定。

二、附条件不起诉的条件

1.适用对象条件

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是基于起诉便宜主义对未成年人这一弱势群体在诉讼程序上的特殊保护。相比之前各地的探索,刑诉法没有将附条件不起诉的适用对象限制为初犯、偶犯或共同犯罪从犯,也没有对帮教条件作出限制。这意味着对于那些并非初次实施犯罪的未成年人、多次犯罪的未成年人以及外来流动人口中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只要同时符合其他法定条件,均可适用附条件不起诉。

2.可能刑罚条件

附条件不起诉的可能刑罚条件为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规定的犯罪,可能被判处一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案件。刑法分则这三章中,法定最高刑为一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只有两条:第252条规定的侵犯通信自由罪和第322条规定的偷越国(边)境罪。在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中,可能被判处一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常见犯罪有9种,分别是非法拘禁罪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职务侵占罪敲诈勒索罪妨害公务罪寻衅滋事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可能刑罚条件对检察官在量刑标准的把握上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要求检察官对上述规定熟练掌握,基于日常办案经验的积累,相对精准地判断出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所涉罪行是否可能判处一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

3.法定起诉条件

附条件不起诉是以检察机关认定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构成犯罪、符合起诉条件为前提。检察机关的这种认定同法院的有罪认定不同,只是一种程序上的有罪认定。检察机关将任何案件提起公诉时,都是以审查证据后,认为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构成犯罪为前提的。附条件不起诉就是检察机关认为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可以交付审判,只是基于特殊预防目的考虑而没有提起公诉。若检察机关审查证据后,无法认定犯罪嫌疑人是否构成犯罪,或虽构成犯罪,但依法不需要判处刑罚,则只能依法作出存疑不起诉决定或者相对不起诉决定。

4.悔罪表现条件

“有悔罪表现”需要检察官从涉嫌犯罪未成年人到案情况(包括是否投案自首,有无立功等法定情节)、认罪态度(是否主动如实供述犯罪事实)和行为表现(包括是否退赃、是否向被害人赔偿损失和赔礼道歉等)等进行综合判断。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第498条第(四)项规定,“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是检察机关在考验期内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设定的义务。笔者认为,上述规定并不排斥将“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作为“有悔罪表现”的具体体现。嫌疑人对被害人损失的积极赔偿和真诚的赔礼道歉可以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使检察机关作出的附条件不起诉决定更能得到刑事诉讼当事人和社会的认同。所以,“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应作为“有悔罪表现”的具体体现,而对于由于各种原因在附条件不起诉决定作出前嫌疑人尚未对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的,可将此作为决定作出后嫌疑人所承担的义务。

5.当事人同意条件

刑诉法第271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在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以前,应当听取公安机关、被害人的意见。”“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人民检察院决定附条件不起诉有异议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起诉的决定。”这意味着附条件不起诉决定的作出和最终实施还需具备两个条件:其一,必须听取公安机关和被害人的意见,但公安机关或被害人的不同意见并不直接阻碍检察机关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检察机关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公安机关和被害人可以对附条件不起诉决定要求复议、提请复核或进行申诉。其二,必须得到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同意。如果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异议的,即使检察机关认为该案符合附条件不起诉其他所有条件,也必须将案件提起公诉。

法律规定

根据刑诉法修正案第二百七十一条的规定,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适用应符合以下条件:

第一,主体条件,适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

第二,罪名条件,必须是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规定侵犯公民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或者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轻微犯罪的犯罪,并且是依法可能被判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管制拘役或单处罚金处罚的犯罪。

第三,主观条件,是行为人有悔罪表现;

第四,程序条件,是人民检察院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以前,应当听取公安机关、被害人的意见。

考验期

刑诉法修正案第二百七十二条规定:“在附条件不起诉的考验期内,由人民检察院对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进行监督考察。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监护人,应当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加强管教,配合人民检察院做好监督考察工作。

“附条件不起诉的考验期为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从人民检察院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之日起计算。

附带处分

刑诉法修正案第二百七十二条规定,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遵守法律法规,服从监督;

2、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3、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4、按照考察机关的要求接受矫治和教育。

法律对于附条件不起诉有严格规定,有效保证了法律的公平公正。看完以上小编整理的关于附条件不起诉的介绍,相信大家对附条件不起诉的知识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如果你有关于附条件不起诉或者是其它方面的法律问题,请咨询庭立方刑事律师,他们会为你进行专业解答。


声明:本网部分内容系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