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疑问?

马上发起在线咨询,专业律师快速回复你的问题

立即咨询

《芝加哥》

发布时间:2020-12-03

芝加哥 Chicago (2002)

电影简介

两个女人,有着相似的经历,甚至是相似的心计,展开了为求成名的争夺战。

维尔玛(凯瑟琳•泽塔-琼斯 Catherine Zeta-Jones饰)是名舞女,名气不大。因为一怒之下枪杀了出轨丈夫而被关进大牢。比利(理查德•基尔Richard Gere饰)是当地一个靠打谋杀案官司而提升知名度的律师,他受理了这桩案件,心中有着自己的打算。他借助媒体炒作维尔玛的案子,一方面维尔玛瞬间成为红人,而他自己也声名大振。

然而洛克茜(芮妮·齐薇格 Renée Zellweger 饰)的案件却让比利转移了注意力。梦想成为歌星的洛克茜也是因为怒杀男友而身负罪名,比利决定要把她包装成楚楚可怜的受害者,令媒体更疯狂的大肆报道。

维尔玛觉察形势不妙,为了成名,她跟洛克茜之间的斗法不可避免的开始了。

优秀影评

推荐一

浮华之后的黑色笑话

《芝加哥》不乏浓墨重彩,歌舞升腾。但是在一组组幽默的、搞笑的镜头后,依然发射出冷峻、犀利的锋芒。

影片中的情节设置和人物设置都赋予幽默和搞笑,以诙谐、游戏的态度反衬严肃的主题,以喜剧的形式表现悲剧的内容,让观众在轻松的剧情里思考着不轻松的主题。

首先,片中的剧情始终围绕着律师比利如何想方设法帮助罗克茜成为舞台上的明星。舞台是一个表演的空间,不同于真实的世界。舞台上表演的成功离不开台下的精心策划、反复演练。这就使得剧本中包装明星的一切造假活动得以顺理成章地展开。比利为了让罗克茜成为明星,首先是对罗克茜的身世、经历、作案动机重新编造,对她进行形象包装,然后他们不分昼夜地进行演练,直到罗克茜能把编造的台词背得滚瓜烂熟,脱口而出。接着,比利进行了精心的策划:一是罗克茜答记者问那场戏,借助新闻效应,罗克茜一夜成名,由一个杀人凶手摇身一变,成为一个受人同情的无辜的弱者;一是法庭上比利为罗克茜辩护的那场戏,罗克茜无罪释放。同样是借助新闻效应,罗克茜与凯莉成为舞台巨星,她们那精彩的双人舞赢得了观众雷鸣般的掌声。但给观众印象最深的却是台下比利那灿烂的微笑``````

舞台后的暗箱操作与舞台上的完美演出、罗克茜的谎话连篇与老百姓的信以为真、比利的惟利是图与法庭上的道貌岸然都构成了一组组强烈的对比,具有很强的讽刺性。其次,影片中的人物都表现出扭曲变形。人丧失了智性情感,不再高雅伟岸,温柔美丽,而变得猥琐渺小,滑稽可笑。从律师到“无辜的受害者”,从新闻记者到法庭审判官,从明星到追星族都成了揶揄调笑的对象。即使是忠厚善良的老实人汤马斯———罗克茜的丈夫也不例外。忠实的汤马斯,为了不让妻子入狱,强忍戴绿帽的耻辱,主动承认自己是杀人犯;为了给比利付5000 元律师费,汤马斯东拼西凑,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当听到妻子编造的怀孕日期时,老实人终于爆发出对妻子不忠的愤怒,但他并没有放弃对妻子的救赎。法庭上,众记者烟消云散后,只有他在那儿耐心地等待着妻子的归来。这反而让罗克茜觉得奇怪:“你要干什么?”“我想带你回家———你想要的,还有孩子。”“这不可能!”罗克茜尖叫起来“, 天啊! 你真的相信? 我没有孩子。”说完,罗克茜再也不关心丈夫的存在,只顾看着窗外,为自己不再受关注而百思不得其解。“没有?”可怜的汤马斯好象掉进了一团雾水里,独自一人悻悻地转身而去。

在影片中,诚实善良反而变得可笑,痛苦和不幸成了开玩笑的对象,人类的处境变得冷酷而荒谬。人们不再天真,不再有理想,不再有崇高感和悲剧感。面对自身这一现实处境,人们甚至没有愤怒,只有麻木,就象汤马斯一样。正如哈桑在《后现代转折》中所说:“后现代不再狂躁,他在冷漠的世界中,展示了后现代艺术家眼中那恐怖和卑琐的世界。”但在这种表面平静中,却蕴藏着内里的冷嘲、戏谑与解构。

“戏笑释一切”、“一切皆戏笑”是该片的特点,也是后现代电影共同的基调。但该片在镜头语言的使用上,有时过于强调后现代电影的拼贴意识———对故事的叙述采用无序的拼贴、画面与画面之间使用大量的跳接,这样有时会给观众带来视觉接受上的断裂,造成观众审美接受上的间断性、跳跃性。

尽管这样《,芝加哥》依然是一部上乘之作,它的成功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启示。首先,该片包含了成功的商业片所具备的多种元素。如该片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片中大量的歌舞表演都具有很强的时代性、观赏性。在那充满着动感诱惑与活力四射的歌舞表演中洋溢者浓浓的异域激情和张扬个性。该片的好莱坞色彩也十分浓厚,造型、剪辑、声音的优质要求使得这部作品是一部符合好的工业标准的作品。此外,该片情节曲折,凶手与美女、嫉妒与阴谋的情节设置使得片中剧情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其次,该片还具有很强的现实批判性、艺术性。因为一部影片仅仅具有商业性还是不够的,有艺术性的电影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芝加哥》结构紧凑,人物个性鲜明,让观众在色香味俱佳的视觉拼盘中感悟那深层的社会内涵和强烈的批判意识。马赛尔·马尔丹曾说过:电影

是一种企业,也是一门艺术;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存在。影片的商业性和艺术性并不矛盾。《芝加哥》就在电影的商业性与艺术性之间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

 推荐二

《芝加哥》一场华丽的讽刺剧

电影《芝加哥》结合商业与艺术,震撼与思考于一身,不愧为奥斯卡经典之一。

华丽是视听,讽刺是寓意。华丽为表,讽刺为里,二者融合交织,奏成一曲华彩乐章。

讽刺与华丽,是本片在我脑海里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

 “生活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

强大的歌舞,刺激的情节,美艳的女主,幽默的台词。但隐藏在这层华丽外衣背后的另一面,是社会与时代,人性与环境,法律与道德,智慧与冷静。不得不感叹这层外衣实在太过华丽,华丽到让我惊异,赞叹,着迷,直到恶心。像是张爱玲的话,生活是一袭华美的袍,而在它细密的绣花纹路里爬满了可恶而顽固的虱子。而这些虱子就是我们要去发现的丑陋的真相,亦或者并无丑陋可言,因为我们本身也可能是这华丽的大袍上默默爬行的无数虱子中的一只。当你发现你和你周围的一切都是如此,你就宁可麻木并忘却了,而万一如果有一天默默爬行的你忽然抬起头来看见了这巨大而腐朽的袍,看清了自身和周围的丑陋,那就是最大的讽刺,是嘲弄。深刻而露骨,戳破了浮华而乖张的外衣,如一把探出的血刃。

开片一曲火热狂放的“还有那爵士声”把我们带到1929年的美国芝加哥。

而当时的社会是这样的:“上世纪20年代美国实行禁酒,芝加哥以黑帮当道闻名,在美国通俗文化中的地位相当于30年代的中国上海。当时黑社会主要以偷运酒为主。那是1929年美国股市崩溃、大萧条来临之前,整个城市弥漫着花天酒地、醉生梦死的气氛。

如今爵士乐是高雅的象征,全世界的唱片公司都把它归在古典音乐类,但在爵士乐全盛的1920年代,它属于反叛音乐,如同50年代的猫王、60年代的披头四,70-80年代大陆的邓丽君,是“教人学坏”的音乐,比靡靡之音还罪加三等。”

混乱而罪恶的社会,反叛而嚣张的爵士,是这部电影的背景和主基调。

梦想成为爵士乐歌星的罗克西诱惑了一个小经纪人,原本期待着走上星途时却发现对方只是把她当做玩物而无意帮她,于是愤怒地开枪干掉了他。入狱后她认识了专长为犯谋杀罪妇女辩护的律师比利并请他帮忙,然而同时过气的舞女维尔玛也需要依靠这个律师的帮助重振江河,两个女人展开一场疯狂的斗争。一个疯狂的故事。

在这个疯狂的故事里,有一群疯狂的人物,每一个都是活宝,都值得玩味。他们无私地搞笑,他们矜持地犯贱,表现出无比强大而鲜活的生命力,丝毫不输给爵士乐曲的跳跃激昂。看着看着你就被他们吸引住了,放松地欣赏这一场闹剧,没心没肺地笑着,关注着眼花缭乱的舞步而不是他们在做些什么,以至于最后感觉那些浮华虚伪邪恶残忍似乎都变得轻佻无害俏皮可爱起来,直到情节越来越离谱脱节,影片戛然而止时才开始感觉到这种恐怖的讽刺。这是电影的魅力所在,荒诞戏谑的拍摄手法,完全隐身的道德观。只把一出混乱的闹剧展现给观众,让他们自己去体会和感触。就像一个不怀好意但又技艺高超的钢琴家,然后把一部深刻悲怆的交响乐弹成一段欢乐怪异的小调。

罗克西和维尔玛都是彻头彻尾的坏女人,追寻野心和欲望。出卖自己出卖亲人出卖身体甚至灵魂。争夺着公众的关注与崇拜,互相羡慕嫉妒恨,算计利用打击报复,最后都倒霉了竟然又能因为利益一起合作。完全坏到清爽坏到纯粹坏到唯美坏到华丽了,这是一种境界。

嬷嬷在看守监狱时接受巨额贿赂并为死刑犯打开方便之门。她在聚光灯与无数崇拜目光的照耀下,慵懒地扭着肥肥的臀部,夸张地摇着粉红的羽毛扇子,唱着“你问问栅栏里的小鸡,他们会告诉你,我才是这里的老母鸡。我爱护每只鸡”那段是全片最爆笑的桥段之一。

老狐狸律师把女犯们包装打造成明星偶像,让他们在万众同情爱戴中无罪释放。站在由吐沫星子汇成的风口浪尖上,却如同钻石一般无暇耀眼。他真的是把扯谈发挥成了一种艺术。傀儡之舞还真是个形象的比喻。他是一个看懂并能够利用游戏规则的人,是一个操控者。

弑夫六人组的监狱探戈更是让人大呼过瘾,舞蹈与杀戮,柔美与残忍的完美结合。很多独白的最后一句还把话反过来说,比如她不说“我刺了他十刀”,而说“他十次冲进我的刀”;不说“我下毒杀了他”,而说“他对毒药缺乏抵抗力”,笑果极佳。此外她们杀掉丈夫的原因,除了虐待,背叛,欺骗,还有单纯的看着碍眼(泡泡糖小姐),真是充满了极端女权主义倾向啊。

从这样一个荒诞的故事中,折射出了当时美国社会中法律与新闻界的问题。司法的腐败,新闻的虚假,舆论对司法的干涉等等。不只是20世纪初的美国,这些问题在当今的世界上也依然存在着。

我最有感触的是新闻的虚假。

在当时的芝加哥,社会混乱,经济萧条,人们的衰弱的神经需要强力的刺激。任何一点噱头都能成为关注的焦点,他们愿意在相信,追随与狂热忘记个人的困境与现实。因此比利成了舆论之神。因为他看穿了人性的弱点,就像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的理论,大概是要维持一个社会的稳定只有让大多数人生活在一个弥天大谎之中,只有少数的精英分子了解这是个谎言。但他们仍要用这个谎言引导大众,直到愚昧的大众在追随中这个谎言的过程中使这个谎言成为现实。比利就是直到这个谎言的人,所以他成为了操纵者。如他所说,“没有什么好怕的。这就是一出马戏表演,一出完整的马戏。这些法庭审判,还有全世界,都是一场秀。”

是他卑鄙还是大众愚昧呢?愚昧和卑鄙是谁造就了谁呢?我觉得电影中的新闻虚假是当时不正常的社会经济状况以及浮躁的大众心态造成的。

而现在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包括传媒在内的一切事物与利益的紧密结合已经成为事实,网络时代的信息大爆炸又加剧了形势的复杂。我们得到的信息虽然不太可能完全是凭空捏造,却夹杂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心理各种因素的干扰多层加工,变得真假掺杂,不那么容易看明白了。新闻虚假不再是单纯的虚假,而是复杂化。我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人会很容易像两个方向发展。就像有句话所说“不愿思考的人,不是过于冷漠,就是过于笃定。”也就是他们要不就看着一场战争或灾难里几千万的死亡人数完全麻木毫无反应,要不就是人家一说应该抵制家乐福就跟着抵制去了,跟炮仗似的一点就着。在什么都不信与什么都信之间徘徊。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一个健康的公民精神的养成。然而现代人的心智在逐渐成熟,最终会能够驾驭我们自己制造的东西。网络提供更多假信息的同时也给一些其他无法公开的真相打开出路让它们更加透明。我们只需要更理智的观众,通过自己的知识和思考能力去分辨我们接触的信息,最终完全成为自己认知世界的主人。

文章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声明:本网部分内容系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去登录
还有疑问?

马上发起在线咨询,专业律师快速回复你的问题

立即咨询

《芝加哥》

发布时间:2020-12-03

芝加哥 Chicago (2002)

电影简介

两个女人,有着相似的经历,甚至是相似的心计,展开了为求成名的争夺战。

维尔玛(凯瑟琳•泽塔-琼斯 Catherine Zeta-Jones饰)是名舞女,名气不大。因为一怒之下枪杀了出轨丈夫而被关进大牢。比利(理查德•基尔Richard Gere饰)是当地一个靠打谋杀案官司而提升知名度的律师,他受理了这桩案件,心中有着自己的打算。他借助媒体炒作维尔玛的案子,一方面维尔玛瞬间成为红人,而他自己也声名大振。

然而洛克茜(芮妮·齐薇格 Renée Zellweger 饰)的案件却让比利转移了注意力。梦想成为歌星的洛克茜也是因为怒杀男友而身负罪名,比利决定要把她包装成楚楚可怜的受害者,令媒体更疯狂的大肆报道。

维尔玛觉察形势不妙,为了成名,她跟洛克茜之间的斗法不可避免的开始了。

优秀影评

推荐一

浮华之后的黑色笑话

《芝加哥》不乏浓墨重彩,歌舞升腾。但是在一组组幽默的、搞笑的镜头后,依然发射出冷峻、犀利的锋芒。

影片中的情节设置和人物设置都赋予幽默和搞笑,以诙谐、游戏的态度反衬严肃的主题,以喜剧的形式表现悲剧的内容,让观众在轻松的剧情里思考着不轻松的主题。

首先,片中的剧情始终围绕着律师比利如何想方设法帮助罗克茜成为舞台上的明星。舞台是一个表演的空间,不同于真实的世界。舞台上表演的成功离不开台下的精心策划、反复演练。这就使得剧本中包装明星的一切造假活动得以顺理成章地展开。比利为了让罗克茜成为明星,首先是对罗克茜的身世、经历、作案动机重新编造,对她进行形象包装,然后他们不分昼夜地进行演练,直到罗克茜能把编造的台词背得滚瓜烂熟,脱口而出。接着,比利进行了精心的策划:一是罗克茜答记者问那场戏,借助新闻效应,罗克茜一夜成名,由一个杀人凶手摇身一变,成为一个受人同情的无辜的弱者;一是法庭上比利为罗克茜辩护的那场戏,罗克茜无罪释放。同样是借助新闻效应,罗克茜与凯莉成为舞台巨星,她们那精彩的双人舞赢得了观众雷鸣般的掌声。但给观众印象最深的却是台下比利那灿烂的微笑``````

舞台后的暗箱操作与舞台上的完美演出、罗克茜的谎话连篇与老百姓的信以为真、比利的惟利是图与法庭上的道貌岸然都构成了一组组强烈的对比,具有很强的讽刺性。其次,影片中的人物都表现出扭曲变形。人丧失了智性情感,不再高雅伟岸,温柔美丽,而变得猥琐渺小,滑稽可笑。从律师到“无辜的受害者”,从新闻记者到法庭审判官,从明星到追星族都成了揶揄调笑的对象。即使是忠厚善良的老实人汤马斯———罗克茜的丈夫也不例外。忠实的汤马斯,为了不让妻子入狱,强忍戴绿帽的耻辱,主动承认自己是杀人犯;为了给比利付5000 元律师费,汤马斯东拼西凑,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当听到妻子编造的怀孕日期时,老实人终于爆发出对妻子不忠的愤怒,但他并没有放弃对妻子的救赎。法庭上,众记者烟消云散后,只有他在那儿耐心地等待着妻子的归来。这反而让罗克茜觉得奇怪:“你要干什么?”“我想带你回家———你想要的,还有孩子。”“这不可能!”罗克茜尖叫起来“, 天啊! 你真的相信? 我没有孩子。”说完,罗克茜再也不关心丈夫的存在,只顾看着窗外,为自己不再受关注而百思不得其解。“没有?”可怜的汤马斯好象掉进了一团雾水里,独自一人悻悻地转身而去。

在影片中,诚实善良反而变得可笑,痛苦和不幸成了开玩笑的对象,人类的处境变得冷酷而荒谬。人们不再天真,不再有理想,不再有崇高感和悲剧感。面对自身这一现实处境,人们甚至没有愤怒,只有麻木,就象汤马斯一样。正如哈桑在《后现代转折》中所说:“后现代不再狂躁,他在冷漠的世界中,展示了后现代艺术家眼中那恐怖和卑琐的世界。”但在这种表面平静中,却蕴藏着内里的冷嘲、戏谑与解构。

“戏笑释一切”、“一切皆戏笑”是该片的特点,也是后现代电影共同的基调。但该片在镜头语言的使用上,有时过于强调后现代电影的拼贴意识———对故事的叙述采用无序的拼贴、画面与画面之间使用大量的跳接,这样有时会给观众带来视觉接受上的断裂,造成观众审美接受上的间断性、跳跃性。

尽管这样《,芝加哥》依然是一部上乘之作,它的成功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启示。首先,该片包含了成功的商业片所具备的多种元素。如该片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片中大量的歌舞表演都具有很强的时代性、观赏性。在那充满着动感诱惑与活力四射的歌舞表演中洋溢者浓浓的异域激情和张扬个性。该片的好莱坞色彩也十分浓厚,造型、剪辑、声音的优质要求使得这部作品是一部符合好的工业标准的作品。此外,该片情节曲折,凶手与美女、嫉妒与阴谋的情节设置使得片中剧情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其次,该片还具有很强的现实批判性、艺术性。因为一部影片仅仅具有商业性还是不够的,有艺术性的电影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芝加哥》结构紧凑,人物个性鲜明,让观众在色香味俱佳的视觉拼盘中感悟那深层的社会内涵和强烈的批判意识。马赛尔·马尔丹曾说过:电影

是一种企业,也是一门艺术;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存在。影片的商业性和艺术性并不矛盾。《芝加哥》就在电影的商业性与艺术性之间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

 推荐二

《芝加哥》一场华丽的讽刺剧

电影《芝加哥》结合商业与艺术,震撼与思考于一身,不愧为奥斯卡经典之一。

华丽是视听,讽刺是寓意。华丽为表,讽刺为里,二者融合交织,奏成一曲华彩乐章。

讽刺与华丽,是本片在我脑海里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

 “生活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

强大的歌舞,刺激的情节,美艳的女主,幽默的台词。但隐藏在这层华丽外衣背后的另一面,是社会与时代,人性与环境,法律与道德,智慧与冷静。不得不感叹这层外衣实在太过华丽,华丽到让我惊异,赞叹,着迷,直到恶心。像是张爱玲的话,生活是一袭华美的袍,而在它细密的绣花纹路里爬满了可恶而顽固的虱子。而这些虱子就是我们要去发现的丑陋的真相,亦或者并无丑陋可言,因为我们本身也可能是这华丽的大袍上默默爬行的无数虱子中的一只。当你发现你和你周围的一切都是如此,你就宁可麻木并忘却了,而万一如果有一天默默爬行的你忽然抬起头来看见了这巨大而腐朽的袍,看清了自身和周围的丑陋,那就是最大的讽刺,是嘲弄。深刻而露骨,戳破了浮华而乖张的外衣,如一把探出的血刃。

开片一曲火热狂放的“还有那爵士声”把我们带到1929年的美国芝加哥。

而当时的社会是这样的:“上世纪20年代美国实行禁酒,芝加哥以黑帮当道闻名,在美国通俗文化中的地位相当于30年代的中国上海。当时黑社会主要以偷运酒为主。那是1929年美国股市崩溃、大萧条来临之前,整个城市弥漫着花天酒地、醉生梦死的气氛。

如今爵士乐是高雅的象征,全世界的唱片公司都把它归在古典音乐类,但在爵士乐全盛的1920年代,它属于反叛音乐,如同50年代的猫王、60年代的披头四,70-80年代大陆的邓丽君,是“教人学坏”的音乐,比靡靡之音还罪加三等。”

混乱而罪恶的社会,反叛而嚣张的爵士,是这部电影的背景和主基调。

梦想成为爵士乐歌星的罗克西诱惑了一个小经纪人,原本期待着走上星途时却发现对方只是把她当做玩物而无意帮她,于是愤怒地开枪干掉了他。入狱后她认识了专长为犯谋杀罪妇女辩护的律师比利并请他帮忙,然而同时过气的舞女维尔玛也需要依靠这个律师的帮助重振江河,两个女人展开一场疯狂的斗争。一个疯狂的故事。

在这个疯狂的故事里,有一群疯狂的人物,每一个都是活宝,都值得玩味。他们无私地搞笑,他们矜持地犯贱,表现出无比强大而鲜活的生命力,丝毫不输给爵士乐曲的跳跃激昂。看着看着你就被他们吸引住了,放松地欣赏这一场闹剧,没心没肺地笑着,关注着眼花缭乱的舞步而不是他们在做些什么,以至于最后感觉那些浮华虚伪邪恶残忍似乎都变得轻佻无害俏皮可爱起来,直到情节越来越离谱脱节,影片戛然而止时才开始感觉到这种恐怖的讽刺。这是电影的魅力所在,荒诞戏谑的拍摄手法,完全隐身的道德观。只把一出混乱的闹剧展现给观众,让他们自己去体会和感触。就像一个不怀好意但又技艺高超的钢琴家,然后把一部深刻悲怆的交响乐弹成一段欢乐怪异的小调。

罗克西和维尔玛都是彻头彻尾的坏女人,追寻野心和欲望。出卖自己出卖亲人出卖身体甚至灵魂。争夺着公众的关注与崇拜,互相羡慕嫉妒恨,算计利用打击报复,最后都倒霉了竟然又能因为利益一起合作。完全坏到清爽坏到纯粹坏到唯美坏到华丽了,这是一种境界。

嬷嬷在看守监狱时接受巨额贿赂并为死刑犯打开方便之门。她在聚光灯与无数崇拜目光的照耀下,慵懒地扭着肥肥的臀部,夸张地摇着粉红的羽毛扇子,唱着“你问问栅栏里的小鸡,他们会告诉你,我才是这里的老母鸡。我爱护每只鸡”那段是全片最爆笑的桥段之一。

老狐狸律师把女犯们包装打造成明星偶像,让他们在万众同情爱戴中无罪释放。站在由吐沫星子汇成的风口浪尖上,却如同钻石一般无暇耀眼。他真的是把扯谈发挥成了一种艺术。傀儡之舞还真是个形象的比喻。他是一个看懂并能够利用游戏规则的人,是一个操控者。

弑夫六人组的监狱探戈更是让人大呼过瘾,舞蹈与杀戮,柔美与残忍的完美结合。很多独白的最后一句还把话反过来说,比如她不说“我刺了他十刀”,而说“他十次冲进我的刀”;不说“我下毒杀了他”,而说“他对毒药缺乏抵抗力”,笑果极佳。此外她们杀掉丈夫的原因,除了虐待,背叛,欺骗,还有单纯的看着碍眼(泡泡糖小姐),真是充满了极端女权主义倾向啊。

从这样一个荒诞的故事中,折射出了当时美国社会中法律与新闻界的问题。司法的腐败,新闻的虚假,舆论对司法的干涉等等。不只是20世纪初的美国,这些问题在当今的世界上也依然存在着。

我最有感触的是新闻的虚假。

在当时的芝加哥,社会混乱,经济萧条,人们的衰弱的神经需要强力的刺激。任何一点噱头都能成为关注的焦点,他们愿意在相信,追随与狂热忘记个人的困境与现实。因此比利成了舆论之神。因为他看穿了人性的弱点,就像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的理论,大概是要维持一个社会的稳定只有让大多数人生活在一个弥天大谎之中,只有少数的精英分子了解这是个谎言。但他们仍要用这个谎言引导大众,直到愚昧的大众在追随中这个谎言的过程中使这个谎言成为现实。比利就是直到这个谎言的人,所以他成为了操纵者。如他所说,“没有什么好怕的。这就是一出马戏表演,一出完整的马戏。这些法庭审判,还有全世界,都是一场秀。”

是他卑鄙还是大众愚昧呢?愚昧和卑鄙是谁造就了谁呢?我觉得电影中的新闻虚假是当时不正常的社会经济状况以及浮躁的大众心态造成的。

而现在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包括传媒在内的一切事物与利益的紧密结合已经成为事实,网络时代的信息大爆炸又加剧了形势的复杂。我们得到的信息虽然不太可能完全是凭空捏造,却夹杂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心理各种因素的干扰多层加工,变得真假掺杂,不那么容易看明白了。新闻虚假不再是单纯的虚假,而是复杂化。我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人会很容易像两个方向发展。就像有句话所说“不愿思考的人,不是过于冷漠,就是过于笃定。”也就是他们要不就看着一场战争或灾难里几千万的死亡人数完全麻木毫无反应,要不就是人家一说应该抵制家乐福就跟着抵制去了,跟炮仗似的一点就着。在什么都不信与什么都信之间徘徊。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一个健康的公民精神的养成。然而现代人的心智在逐渐成熟,最终会能够驾驭我们自己制造的东西。网络提供更多假信息的同时也给一些其他无法公开的真相打开出路让它们更加透明。我们只需要更理智的观众,通过自己的知识和思考能力去分辨我们接触的信息,最终完全成为自己认知世界的主人。

文章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声明:本网部分内容系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