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刑事案件中,谅解书还是具有重要的法律效力的。它体现了被害人对犯罪人的谅解态度,法官在量刑时会将其作为一个从轻处罚的情节考虑。因为被害人的谅解一定程度上说明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有所降低,犯罪人的主观恶性可能相对较小。不过,谅解书并不能完全免除犯罪人的刑事责任,只是在量刑时起到从轻的作用。
一、相关法律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对于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赔偿数额、赔偿能力以及认罪、悔罪程度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尽管没有赔偿,但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
二、处理建议
如果犯罪人想获得谅解书,要积极主动地和被害人沟通,真诚地道歉,尽力弥补被害人的损失。可以通过经济赔偿、赔礼道歉等方式来争取被害人的谅解。对于被害人来说,要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出具谅解书,在决定前可以咨询律师的意见,了解出具谅解书可能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