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件结果、亮点、焦点、封面语
罪名:
结果:判处九年六个月,并处人民币三十万元
亮点:
-
通过证据对抗成功排除部分涉案麻黄素数量
-
结合认罪认罚制度争取从宽量刑
-
在控方指控"情节特别严重"背景下取得法定刑下限量刑
案件焦点:
-
涉案麻黄素数量是否达到"情节特别严重"标准(25千克)
-
第二笔25千克麻黄素交易是否与被告人存在直接关联
-
证据链完整性及合法性审查
封面语:精准把握证据认定规则,通过证据对抗实现量刑降档——卓某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获九年半有期徒刑"
二、案情简介
- 当事人信息
被告人:卓某(男,40岁,无业)
同案人员:杨某(已判决)、肖某(已判决)等
办案机关:xx县公安局、检察院、法院
- 关键时间轴
2018.01.22:资金交付
2018.01.23:麻黄素交易
2018.01.25-26:制毒活动
2022.10.13:Z某被刑事拘留
2023.04.12:提起
2023.07.06:一审宣判
- 案件基本事实
Z某涉嫌向杨某犯罪团伙两次出售麻黄素共计50千克,其中25千克经转卖后被用于制造甲基苯丙胺(冰毒)63.9342千克。公安机关现场查获制毒原料、工具及成品毒品,理化检验显示甲基苯丙胺含量最高达83.4%。
三、办案过程
阶段策略对比表
阶段 |
控方立场 |
辩方策略 |
证据对抗 |
侦查阶段 |
认定两笔交易均达25千克 |
质疑第二笔交易证据链完整性 |
资金流向与实物分离存疑 |
审查起诉 |
指控"情节特别严重"(50千克) |
申请排除非法证据 |
证言矛盾性审查 |
庭审阶段 |
强调毒品实际危害后果 |
主张按"情节严重"量刑 |
补充侦查程序合法性抗辩 |
关键行动:
3次会见核实资金流向细节
组织专家论证麻黄素折算标准
与检察机关6次沟通证据瑕疵
指导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
四、办案思路
- 证据维度突破
资金流分析:追踪34万元现金交付记录,证明部分资金未实际用于购买制毒物品
实物关联性抗辩:周某提取的20千克麻黄素缺乏Z某直接交付证据
重量折算争议:主张液体形态麻黄素应按有效成分比例折算
- 程序合法性审查
扣押清单与现场照片时间差(超24小时)
见证人身份合规性质疑(协警参与见证)
- 量刑协商策略
主动披露杨某供述矛盾点推动退查
结合同类案例提出"中间人"情节认定
在补充侦查后及时调整认罪认罚策略
五、办案结果
法院采纳"部分事实存疑"的辩护意见,虽认定"情节特别严重",但综合考虑认罪认罚情节,判处法定最低刑期九年六个月,罚金降低至三十万元(法定最高可处十年有期徒刑、五十万罚金)。
六、办案心得
毒品案件证据特点:需重点关注"现金-毒品"双流对应关系,充分利用电子数据恢复技术
认罪认罚适用边界:在证据存疑案件中,需平衡程序从宽与实体抗辩的节奏把控
数量认定辩护技巧:善用《全国法院毒品犯罪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中"明知"认定规则,构建"中间环节责任阻断"辩护逻辑
七、判决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