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件结果、亮点、焦点、封面语
罪名: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结果:判处十四年,人民币1500万元(金额从起诉认定的882万元核减至590万元)
亮点:
-
精准突破金额认定,剔除重复计算和疫情期间虚增部分,核减犯罪金额近300万元;
-
成功主张立功情节,协助抓捕同案犯获法院认可;
-
通过案例检索和类案对比,有效降低罚金刑幅度。
案件焦点:
-
犯罪金额的计算标准及证据合法性争议;
-
被告人是否构成立功;
-
多被告人作用地位区分及量刑平衡。
封面语:“巨额地沟油案中,律师以‘金额拆解+类案检索’双线突破,为被告人争取刑期及罚金双重减让"
1.当事人信息
被告人:C某(火锅连锁品牌实际控制人/40岁/餐饮从业者)
同案人员:Z某(股东)、H某(炼制负责人)等7人
办案机关:某市公安局侦查终结,某市人民检察院提起
2.关键时间轴
2020.10:开始回收火锅底料炼制"老油"
2022.01:公安机关查获涉案油脂946公斤
2022.03:C某被刑事拘留
2023.04:检察机关指控犯罪金额882万元
2023.11:法院开庭审理
2024.04:一审宣判
3. 案件基本事实
C某等人为降低成本,指使员工回收消费者食用后的火锅底油(潲水油),经非法炼制后混合正规红油重新销售。经查,8家门店涉案期间销售金额达590万元,公安机关现场查获非法炼制油脂近1吨。
三、办案过程
阶段 |
控方立场 |
辩方策略 |
证据对抗要点 |
侦查阶段 |
依据查获油脂量推定犯罪金额 |
申请油脂鉴定方法合法性审查 |
质疑潲水油与成品油换算比例 |
审查起诉 |
按收银系统数据认定882万元 |
提出"三扣除"(折扣/虚增/疫情停业) |
调取M团佣金记录、加盟商证言 |
庭审阶段 |
主张C某系第一应从重处罚 |
1. 提交20份类案判决对比表 |
当庭演示收银系统虚增操作流程 |
核心动作:
数据拆解:组织会计团队对5万条收银记录逐月分析,分离出32%的虚增金额及平台折扣;
时空抗辩:调取疫情期间封控通告、同案犯婚假/车祸等证明材料,剔除无效经营期;
专家辅助:聘请食品工程专家说明"酸菜锅底无老油"的技术特征,核减对应销售额。
四、办案思路
(一)立体化金额抗辩体系
1、基础金额质疑:
通过「收银数据≠实际营收」主张:
举证加盟商为吸引投资故意虚增流水(调取加盟合同对赌条款)
分离19.9元团购券、平台佣金等非实收部分(提取美团后台原始数据)
采用「存疑有利」原则:对勾兑比例供述矛盾部分,按最低比例折算
2、时空维度切割:
疫情封控期(2021.03-04):提交政府防疫文件证明门店停业
炼制中断期:依据同案犯H某车祸病历、旅游行程单等材料
(二)量刑梯度构建
1、作用地位平衡:
制作「股权结构图」+「管理职责清单」,证明Z某、J某等实际控制分店运营
援引《刑事审判参考》第125号案例,主张"实际获利与刑罚成正比"
2、财产执行关联:
梳理被查封的3处房产、2个银行账户(总价值2100万元)
提交《提前执行申请书》,论证"足额保全可减轻自由刑"
(三)程序正义抓手
1、鉴定意见排除:
指出检测机构无火锅底料专项资质
质证抽样检测未覆盖全部门店
2、侦查瑕疵利用:
调取出警记录证明公安机关延迟收网导致损失扩大
五、办案结果
法院采纳辩护人关于犯罪金额核减、立功认定等核心意见,在检察机关建议量刑十五年基础上,下调刑期并减少罚金500万元,扣押财产可直接用于履行判决。
六、办案心得
数据化辩护:在食药领域重大案件中,构建"会计团队+餐饮SaaS系统解析"的复合辩护模型;
执行预判思维:审查起诉阶段即对接财产查封情况,将刑民责任履行能力纳入量刑考量;
区域性司法规律:针对当地法院"重实刑轻罚金"的特点,通过类案检索报告凸显罚金畸高风险。
七、判决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