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疑问?

马上发起在线咨询,专业律师快速回复你的问题

立即咨询

《12怒汉:大审判》

发布时间:2020-07-27

 

电影简介:

 

翻拍自1957年Sidney Lumet的12 angry men。
  

一个车臣男孩被指控谋杀自己俄罗斯军官的养父,所有证人和证据均对他不利,12位陪审团成员对此展开了讨论,他们将决定男孩今后的命运。
  

12名陪审员来自不同的行业,不同的种族。刚开始的时候,每个人心不在焉, 对这起案件并不在乎,除了一个物理研究员之外,他们都认为男孩有罪。但是,物理研究员唤起了其他11个人对生命的尊重,他们开始认真讨论这起案件,讲述各自生活中的故事和经历,在决定男孩命运的同时,也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
  

最终,当他们达成一致意见的时候,陪审团主持人(Nikita Mikhalkov 饰)的决定却出乎意料……

 

 

优秀影评:

 

推荐一

 

来源豆瓣网:作者小暑  评论电影《12怒汉:大审判

俄罗斯民族的自我审视

去年看的片子,许多细节记不清楚了。在某论坛上跟W大讨论本片时忍不住写了一篇观影心得文,在这里留个备份。

俄罗斯导演Nikita Mikhalkov影片12,翻拍自1957年的美国影片——Sidney Lumet的12 angry men。其实把这两部片子对照来看,会很有意思。两片都是一个处于社会边缘的少年被控杀死自己的父亲,12位来自不同阶层的普通公民组成的陪审团对此展开讨论,并做出判决。最开始大多数人都认为是一个简单直观的案子,只想草草结束早点回家,但有一个人提出异议,促使陪审团员们重新审视案件,并最终做出无罪判决。

美版最让人称道的是,在局促空间内运用镜头和推理营造出张力十足的压迫感,随着案件推理的进行,剧情层层推进至高潮。全片片长96分钟,节奏紧凑、张力十足,虽然总共只有一个场景(片头片尾的短暂画面忽略无妨),却绝无沉闷之感。从1:11到12:0的逆转胜利,让人们审视司法程序表象下真正的法理公义,每个公民如何尊重自己手中的法律所赋予的权利,维护法律的本质和初衷——不分阶级和偏见的公平正义。

俄版虽然沿用了美版的故事框架,但是形式和内涵都突破了美版。故事场景从狭窄的审议室变成了空旷的学校体育馆,全片片长159分钟,空间和时间都较美版进行了延展,内涵也更丰富。

电影从头到尾不停闪回车臣战争和男孩回忆的画面,所处的陈旧体育馆更让人联想到几年前beslan人质事件同样发生在学校体育馆,战争的残忍镜头和记忆的伤痛为影片渲染出深沉凝重的气氛,与陪审团员一开始的轻松态度形成讽刺的对比。回忆画面里,战火中烧毁的钢琴、被狗叼着的戴着钻戒的断手,时时刺痛着观众的神经,隐喻俄罗斯曾经历的文明衰落和价值混乱。

审判讨论过程中,十二个陪审员每个人都根据自身经历讲了一段故事,他们的身份经历各异,代表俄罗斯的各个阶层,12段故事折射的是俄罗斯近几十年社会的动荡和变迁。他们在回顾自身经历的同时寻找失落的价值观和良知,也是俄罗斯对历史及社会问题在进行着自我审视。

俄版与美版的差异也由此呈现。本片中,陪审员对案件态度的改变,主要取决于价值观和良知的回归,虽然也有案件推理,但是重要性却不如美版了。特别是最初投无罪票的几个人都是从自身经历出发,从良知上给予无罪判决,再去进行推理说服剩下的人,剩下人的转变也更多取决于放弃偏见而不是被推理说服。与美版强调法理公义不同,俄版更强调的是价值观的回归。美版的结局是12:0,正义得到了伸张,法律得到了维护。而俄版在12:0之前却有一个11:1的转折,指出了法理公义无法拯救的悲剧——案件已经结束,但造成悲剧的仇恨却并未结束。最后解决的办法是尼古拉的人道情怀,由他暂时收养离开看守所却无处可去的男孩。更特别提到现为艺术家的尼古拉原先也当过军官——和男孩的俄罗斯继父同样的经历。从军人到艺术家的身份转变,有着枪炮化作玫瑰的美好寓意,而收留车臣遗孤继续俄罗斯养父的未尽职责,也传达了导演对放下历史仇恨、抛弃偏见、心怀仁慈、着眼未来的愿望。

在影片片尾,工程师独自走进房间,亲吻圣母像并放飞小鸟,窗外是风雨交加,工程师则默默祈祷。俄罗斯是东正教国家,有着深厚的宗教传统,圣母像寓意呼唤回归俄罗斯民族的精神底蕴和人道关怀。联想到本片的海报——低头沉思者的脑海中飞出无数只小鸟,向风雨中飞去的小鸟寓意俄罗斯知识分子对自由不懈的追求和艰辛。而这种对民族的悲悯关怀以及对自由意识的坚守正是俄罗斯传统知识分子自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索尔仁尼琴以降的伟大精神遗产。

本片的片头片尾字幕也很有意味。

 

片头:不要去寻找生活的真相,试着感受生活的真谛吧!

 

一个祈使句奠定整部影片的基调,可以理解为是在刻板、冷漠的法律理性之外,呼唤真正的价值回归和人道关怀。

 

片尾:法律是永恒、至高无上的,可如果仁慈高于法律呢?

 

一个疑问句在影片结束后仍萦绕于观者脑海中,恐怕没有人能轻易给出答案。

 

 

推荐二

 

 

来源豆瓣网:作者邑人 评论电影《12怒汉:大审判

游走的人性与责任

 

战后。废墟。斜斜倾倒的尸首。暴雨。静寂。一条黑色的狗。黑狗逶迤地跑来。向着镜头,穿越着倾盆而下的雨。狗的嘴里叼了一只手。一只断手,皮开肉绽,筋骨毕现。手上诡异地闪烁着一束光。光来自断手上其中一个手指上的戒指。戒指,在一个已死的战士的断手上。它的背后,更多的意味,只容想象。

 

这是《12怒汉:大审判》中反复出现的一个镜头,展示的是俄罗斯“车臣战争”。这个电影讲诉的正是以“车臣战争”为背景的故事。车臣战争发生在1994年与1999年,分别由俄罗斯的两任总统叶利钦与普京发动,两次战争也前后相继,都是为了维护俄罗斯的统一,防止车臣地区从俄罗斯版图上分裂出去。后来在普京的铁腕之下,车臣分裂势力得到了弹压,但在第一次车臣战争后,根据俄罗斯的官方数字,俄军死亡人数为3826人,伤者17892人,另有1906人失踪。此外,是次战争亦导致超过10万平民死亡,大量设施遭严重破坏。而第二次车臣战争,俄军以阵亡官兵1173人,击毙叛军约一万人。在不远前的现代社会,战争仍然使得这么多人获得牺牲,战争的痛,就像镜头中那个飘忽而来的断手,还有手上的那枚戒指。而戒指的背后,则是整个家庭的痛。

 

12怒汉:大审判》虽则是翻拍自1957年的美国片《12怒汉》,但却看不出太多改编的痕迹,而且将背景放置于战争的背景之下,更使得电影显得悲壮了很多,而且更具有了史诗性,而且更深刻地展现出了现代社会中的人性问题,还有责任的问题。

 

车臣战争中,一个车臣的小孩双亲都死于了战争,他被一个俄罗斯的军官收养。后来,这个养父母突然被人杀害,车臣养子则被当成了第一嫌疑人。物证,人证,杀人动机,似乎都有了,于是检察官举证车臣小伙子要受到极刑。一个12人的陪审团被组建起来,他们在一个营业中的小学的小型体育馆里召开了陪审讨论。而这个讨论将决定车臣小伙子的最终命运。就像新疆发生事件时几乎所有人都对新疆人怀有偏见一样,车臣战争后的俄罗斯人对于车臣人怀有偏见。而这些来自各行各业的12个人在开始时压根就没有想过要怎么讨论,只想走过场一样,直接一致同意判处小伙子有罪。各怀心机的12个人,在坐下来举手通过时,本打算一致通过,然后就作鸟兽散。但一个工程师却站出来说这样是否太草率了一些,于是他投了一票反对票。

 

就像《乌合之众》所写的那样,只要是团体,就会意见领袖,而且意见领袖的意见是得到传染的,而且它可以控制其他人的选择。而且书中还特意提到了陪审团,指出即使是陪审团,也仍然是一个乌合之众。于是,这个起先于一个工程师的意见,逐渐占到了上风,并在最后将另外的票全部掰了过来,最终一致通过无罪决议。

整个电影很像2007年的《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全片绝大多数镜头都集中于一个室内。而且整个剧情,差不多就是室内的一群的对话。要想这样的片子拍出精彩来,其实是相当有难度的。《这个男人来自地球》是将一个科幻片包装了一个室内剧,好的概念让片子显得格外另类,所以显得好看。而另外一个以谈话为主的电影是2008年的《福克斯对话尼克松》,将一个采访做的摇曳生姿,并且获得了奥斯卡的一系列提名。而《12怒汉:大审判》同样如此,不仅在欧洲获得了大奖,而且在俄罗斯也即得票房又得大奖,最后也成功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只是最后输给《伪钞制造者》。

以上只是形式,深入到故事中去。《12怒汉:大审判》所揭示的问题,一点也不少。首先,从12个人随意地组合在一起,起初,他们压根就没有想到要履行职责,他们几乎都相信了职业检察官,觉得有既然检察官都认定了车臣男孩是凶手,那么相信就行了。于是,他们之初想的就是赶紧结束,还去外地出差,或者是回家团圆,或者是接人,或者是其他的事,总之,心中想的并不是眼下命悬己手的这个孩子鲜活的命运及其生命。这里所彰示的,是他们人性的沉沦,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个人主义的生活导致了对他们命运的漠不关心,有意无意地导致了自己内心人性的沦丧。这一点,岂止是俄罗斯,在眼下的中国,正完全是一样的,食品安全、信任危机等所彰显的人性的沦丧一点都不少。

一个工程师出于本能的疑惑,然后将其他人拉入到了责任之中。在随后的辩论过程中,一个接一个的人开始真正面对这个案子,并且一个接一个地相信这个孩子就是无罪的。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开始回忆自己的故事,然后从自己的故事中去努力体会别人的情感与现实。并让自己的人性与责任从沉睡中得到唤醒。

但是不要以为故事就是一个12个人的人性与道德如何苏醒的过程,如果只有这么简单,这部电影是不会显得那么深刻的。导演尼基塔·米哈尔科夫的优秀之处在于,他的路子更深刻。在这部电影中,他不仅是导演,而是是片中陪审团的主席。在前半段,乃至大部分时间里,他作为主席都只是一个陪衬,在镜头中偏居一角,甚至经常性地游离于镜头之外。这个是导演的性质而故意设置的。但到了最后,当其他11人都认为车臣男孩是无罪的之后,他仍然是最后一个认为车臣男孩是有罪的。而且,他的理由让人震撼,也将故事的主体往深处进行了开拓。

他说,他从一开始就知道车臣男孩是无辜的。但是必须得判他有罪,因为这个男孩,他亲生父母在战争中已经死去,而养父母也被人杀害了。给了他自由,他却并无处可以去投奔。而且,他的自由,甚至会导致杀手找上门来去杀害他。而监狱则对于目前的他来说是一个安全的所在。目前的境地,应该是陪审团介入更多,先判小伙子有罪,让他入狱,然后陪审团去抓真凶,等真凶入狱了,再来翻案,让小伙子获得完全的自由。这个想法大胆,而且具有至高的正义倾向。
 

而且,这个想法被抛出来之后,也让刚刚从人性中苏醒过来的陪审团成员再次陷入陷阱。就是他们是否有义务去救助一个自由但深陷绝境的孩子。最后的结果是,他们一致认为小男孩无罪,而从法庭出来的生活,则让小男孩自己去承担。人性与责任,在看似得到救赎之后再次的沉沦。这是一个人性的悖论与悲剧。而只有担任陪审团主席的尼基塔·米哈尔科夫站了出来,去救助那个孩子,但是他究竟能做到吗?这个就不得而知了。

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审判,它所审判的不仅仅是一个无辜的孩子的命运,而且是乌合之众的社会的责任与担当,需要救赎的不仅是陪审团的那几个人,而且还有眼下的整个的社会。

 

 

 

文章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声明:本网部分内容系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去登录
还有疑问?

马上发起在线咨询,专业律师快速回复你的问题

立即咨询

《12怒汉:大审判》

发布时间:2020-07-27

 

电影简介:

 

翻拍自1957年Sidney Lumet的12 angry men。
  

一个车臣男孩被指控谋杀自己俄罗斯军官的养父,所有证人和证据均对他不利,12位陪审团成员对此展开了讨论,他们将决定男孩今后的命运。
  

12名陪审员来自不同的行业,不同的种族。刚开始的时候,每个人心不在焉, 对这起案件并不在乎,除了一个物理研究员之外,他们都认为男孩有罪。但是,物理研究员唤起了其他11个人对生命的尊重,他们开始认真讨论这起案件,讲述各自生活中的故事和经历,在决定男孩命运的同时,也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
  

最终,当他们达成一致意见的时候,陪审团主持人(Nikita Mikhalkov 饰)的决定却出乎意料……

 

 

优秀影评:

 

推荐一

 

来源豆瓣网:作者小暑  评论电影《12怒汉:大审判

俄罗斯民族的自我审视

去年看的片子,许多细节记不清楚了。在某论坛上跟W大讨论本片时忍不住写了一篇观影心得文,在这里留个备份。

俄罗斯导演Nikita Mikhalkov影片12,翻拍自1957年的美国影片——Sidney Lumet的12 angry men。其实把这两部片子对照来看,会很有意思。两片都是一个处于社会边缘的少年被控杀死自己的父亲,12位来自不同阶层的普通公民组成的陪审团对此展开讨论,并做出判决。最开始大多数人都认为是一个简单直观的案子,只想草草结束早点回家,但有一个人提出异议,促使陪审团员们重新审视案件,并最终做出无罪判决。

美版最让人称道的是,在局促空间内运用镜头和推理营造出张力十足的压迫感,随着案件推理的进行,剧情层层推进至高潮。全片片长96分钟,节奏紧凑、张力十足,虽然总共只有一个场景(片头片尾的短暂画面忽略无妨),却绝无沉闷之感。从1:11到12:0的逆转胜利,让人们审视司法程序表象下真正的法理公义,每个公民如何尊重自己手中的法律所赋予的权利,维护法律的本质和初衷——不分阶级和偏见的公平正义。

俄版虽然沿用了美版的故事框架,但是形式和内涵都突破了美版。故事场景从狭窄的审议室变成了空旷的学校体育馆,全片片长159分钟,空间和时间都较美版进行了延展,内涵也更丰富。

电影从头到尾不停闪回车臣战争和男孩回忆的画面,所处的陈旧体育馆更让人联想到几年前beslan人质事件同样发生在学校体育馆,战争的残忍镜头和记忆的伤痛为影片渲染出深沉凝重的气氛,与陪审团员一开始的轻松态度形成讽刺的对比。回忆画面里,战火中烧毁的钢琴、被狗叼着的戴着钻戒的断手,时时刺痛着观众的神经,隐喻俄罗斯曾经历的文明衰落和价值混乱。

审判讨论过程中,十二个陪审员每个人都根据自身经历讲了一段故事,他们的身份经历各异,代表俄罗斯的各个阶层,12段故事折射的是俄罗斯近几十年社会的动荡和变迁。他们在回顾自身经历的同时寻找失落的价值观和良知,也是俄罗斯对历史及社会问题在进行着自我审视。

俄版与美版的差异也由此呈现。本片中,陪审员对案件态度的改变,主要取决于价值观和良知的回归,虽然也有案件推理,但是重要性却不如美版了。特别是最初投无罪票的几个人都是从自身经历出发,从良知上给予无罪判决,再去进行推理说服剩下的人,剩下人的转变也更多取决于放弃偏见而不是被推理说服。与美版强调法理公义不同,俄版更强调的是价值观的回归。美版的结局是12:0,正义得到了伸张,法律得到了维护。而俄版在12:0之前却有一个11:1的转折,指出了法理公义无法拯救的悲剧——案件已经结束,但造成悲剧的仇恨却并未结束。最后解决的办法是尼古拉的人道情怀,由他暂时收养离开看守所却无处可去的男孩。更特别提到现为艺术家的尼古拉原先也当过军官——和男孩的俄罗斯继父同样的经历。从军人到艺术家的身份转变,有着枪炮化作玫瑰的美好寓意,而收留车臣遗孤继续俄罗斯养父的未尽职责,也传达了导演对放下历史仇恨、抛弃偏见、心怀仁慈、着眼未来的愿望。

在影片片尾,工程师独自走进房间,亲吻圣母像并放飞小鸟,窗外是风雨交加,工程师则默默祈祷。俄罗斯是东正教国家,有着深厚的宗教传统,圣母像寓意呼唤回归俄罗斯民族的精神底蕴和人道关怀。联想到本片的海报——低头沉思者的脑海中飞出无数只小鸟,向风雨中飞去的小鸟寓意俄罗斯知识分子对自由不懈的追求和艰辛。而这种对民族的悲悯关怀以及对自由意识的坚守正是俄罗斯传统知识分子自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索尔仁尼琴以降的伟大精神遗产。

本片的片头片尾字幕也很有意味。

 

片头:不要去寻找生活的真相,试着感受生活的真谛吧!

 

一个祈使句奠定整部影片的基调,可以理解为是在刻板、冷漠的法律理性之外,呼唤真正的价值回归和人道关怀。

 

片尾:法律是永恒、至高无上的,可如果仁慈高于法律呢?

 

一个疑问句在影片结束后仍萦绕于观者脑海中,恐怕没有人能轻易给出答案。

 

 

推荐二

 

 

来源豆瓣网:作者邑人 评论电影《12怒汉:大审判

游走的人性与责任

 

战后。废墟。斜斜倾倒的尸首。暴雨。静寂。一条黑色的狗。黑狗逶迤地跑来。向着镜头,穿越着倾盆而下的雨。狗的嘴里叼了一只手。一只断手,皮开肉绽,筋骨毕现。手上诡异地闪烁着一束光。光来自断手上其中一个手指上的戒指。戒指,在一个已死的战士的断手上。它的背后,更多的意味,只容想象。

 

这是《12怒汉:大审判》中反复出现的一个镜头,展示的是俄罗斯“车臣战争”。这个电影讲诉的正是以“车臣战争”为背景的故事。车臣战争发生在1994年与1999年,分别由俄罗斯的两任总统叶利钦与普京发动,两次战争也前后相继,都是为了维护俄罗斯的统一,防止车臣地区从俄罗斯版图上分裂出去。后来在普京的铁腕之下,车臣分裂势力得到了弹压,但在第一次车臣战争后,根据俄罗斯的官方数字,俄军死亡人数为3826人,伤者17892人,另有1906人失踪。此外,是次战争亦导致超过10万平民死亡,大量设施遭严重破坏。而第二次车臣战争,俄军以阵亡官兵1173人,击毙叛军约一万人。在不远前的现代社会,战争仍然使得这么多人获得牺牲,战争的痛,就像镜头中那个飘忽而来的断手,还有手上的那枚戒指。而戒指的背后,则是整个家庭的痛。

 

12怒汉:大审判》虽则是翻拍自1957年的美国片《12怒汉》,但却看不出太多改编的痕迹,而且将背景放置于战争的背景之下,更使得电影显得悲壮了很多,而且更具有了史诗性,而且更深刻地展现出了现代社会中的人性问题,还有责任的问题。

 

车臣战争中,一个车臣的小孩双亲都死于了战争,他被一个俄罗斯的军官收养。后来,这个养父母突然被人杀害,车臣养子则被当成了第一嫌疑人。物证,人证,杀人动机,似乎都有了,于是检察官举证车臣小伙子要受到极刑。一个12人的陪审团被组建起来,他们在一个营业中的小学的小型体育馆里召开了陪审讨论。而这个讨论将决定车臣小伙子的最终命运。就像新疆发生事件时几乎所有人都对新疆人怀有偏见一样,车臣战争后的俄罗斯人对于车臣人怀有偏见。而这些来自各行各业的12个人在开始时压根就没有想过要怎么讨论,只想走过场一样,直接一致同意判处小伙子有罪。各怀心机的12个人,在坐下来举手通过时,本打算一致通过,然后就作鸟兽散。但一个工程师却站出来说这样是否太草率了一些,于是他投了一票反对票。

 

就像《乌合之众》所写的那样,只要是团体,就会意见领袖,而且意见领袖的意见是得到传染的,而且它可以控制其他人的选择。而且书中还特意提到了陪审团,指出即使是陪审团,也仍然是一个乌合之众。于是,这个起先于一个工程师的意见,逐渐占到了上风,并在最后将另外的票全部掰了过来,最终一致通过无罪决议。

整个电影很像2007年的《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全片绝大多数镜头都集中于一个室内。而且整个剧情,差不多就是室内的一群的对话。要想这样的片子拍出精彩来,其实是相当有难度的。《这个男人来自地球》是将一个科幻片包装了一个室内剧,好的概念让片子显得格外另类,所以显得好看。而另外一个以谈话为主的电影是2008年的《福克斯对话尼克松》,将一个采访做的摇曳生姿,并且获得了奥斯卡的一系列提名。而《12怒汉:大审判》同样如此,不仅在欧洲获得了大奖,而且在俄罗斯也即得票房又得大奖,最后也成功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只是最后输给《伪钞制造者》。

以上只是形式,深入到故事中去。《12怒汉:大审判》所揭示的问题,一点也不少。首先,从12个人随意地组合在一起,起初,他们压根就没有想到要履行职责,他们几乎都相信了职业检察官,觉得有既然检察官都认定了车臣男孩是凶手,那么相信就行了。于是,他们之初想的就是赶紧结束,还去外地出差,或者是回家团圆,或者是接人,或者是其他的事,总之,心中想的并不是眼下命悬己手的这个孩子鲜活的命运及其生命。这里所彰示的,是他们人性的沉沦,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个人主义的生活导致了对他们命运的漠不关心,有意无意地导致了自己内心人性的沦丧。这一点,岂止是俄罗斯,在眼下的中国,正完全是一样的,食品安全、信任危机等所彰显的人性的沦丧一点都不少。

一个工程师出于本能的疑惑,然后将其他人拉入到了责任之中。在随后的辩论过程中,一个接一个的人开始真正面对这个案子,并且一个接一个地相信这个孩子就是无罪的。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开始回忆自己的故事,然后从自己的故事中去努力体会别人的情感与现实。并让自己的人性与责任从沉睡中得到唤醒。

但是不要以为故事就是一个12个人的人性与道德如何苏醒的过程,如果只有这么简单,这部电影是不会显得那么深刻的。导演尼基塔·米哈尔科夫的优秀之处在于,他的路子更深刻。在这部电影中,他不仅是导演,而是是片中陪审团的主席。在前半段,乃至大部分时间里,他作为主席都只是一个陪衬,在镜头中偏居一角,甚至经常性地游离于镜头之外。这个是导演的性质而故意设置的。但到了最后,当其他11人都认为车臣男孩是无罪的之后,他仍然是最后一个认为车臣男孩是有罪的。而且,他的理由让人震撼,也将故事的主体往深处进行了开拓。

他说,他从一开始就知道车臣男孩是无辜的。但是必须得判他有罪,因为这个男孩,他亲生父母在战争中已经死去,而养父母也被人杀害了。给了他自由,他却并无处可以去投奔。而且,他的自由,甚至会导致杀手找上门来去杀害他。而监狱则对于目前的他来说是一个安全的所在。目前的境地,应该是陪审团介入更多,先判小伙子有罪,让他入狱,然后陪审团去抓真凶,等真凶入狱了,再来翻案,让小伙子获得完全的自由。这个想法大胆,而且具有至高的正义倾向。
 

而且,这个想法被抛出来之后,也让刚刚从人性中苏醒过来的陪审团成员再次陷入陷阱。就是他们是否有义务去救助一个自由但深陷绝境的孩子。最后的结果是,他们一致认为小男孩无罪,而从法庭出来的生活,则让小男孩自己去承担。人性与责任,在看似得到救赎之后再次的沉沦。这是一个人性的悖论与悲剧。而只有担任陪审团主席的尼基塔·米哈尔科夫站了出来,去救助那个孩子,但是他究竟能做到吗?这个就不得而知了。

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审判,它所审判的不仅仅是一个无辜的孩子的命运,而且是乌合之众的社会的责任与担当,需要救赎的不仅是陪审团的那几个人,而且还有眼下的整个的社会。

 

 

 

文章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声明:本网部分内容系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