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营运车辆经营行为一般指未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擅自从事道路运输经营的行为。认定时主要看几个关键要素:一是车辆是否取得合法的营运资质,即是否有道路运输证等相关证件;二是看是否以营利为目的,为社会公众提供运输服务并收取费用。例如,私家车未办理营运手续,却在网络平台接单拉客并收取报酬,就很可能构成非法营运。截至2025年,关于非法营运车辆经营行为的认定,在基本概念和关键要素上没有大的变动,主要依据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
一、相关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第六十三条规定,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未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擅自从事道路运输经营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停止经营;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2万元的,处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各地也有基于该条例制定的地方道路运输管理法规,进一步细化非法营运的认定和处罚标准。
二、处理建议
对于普通民众,如果发现有疑似非法营运车辆,可以向当地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举报,提供车辆信息、运营时间和地点等线索,协助维护良好的运输市场秩序。对于从事运输服务的人员来说,要确保自己的车辆取得合法营运资质,按照规定办理相关证件,依法依规经营。若被怀疑或指控非法营运,应积极配合调查,若认为自身行为合法,可向管理部门说明情况,提供相关证据,如证明自己并非以营利为目的的证据等。如果确实存在非法营运行为,要认识到其违法性,接受相应处罚,及时整改,办理合法手续后再从事运输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