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疑问?马上发起在线咨询,专业律师快速回复你的问题

立即咨询

李某涉嫌诈骗罪一案,四川卓安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其辩护,获减轻处罚

发布时间:2025-05-12 09:54:28 浏览:606次 案例二维码

一、案件结果、亮点、焦点、封面语

罪名:诈骗罪
结果:法院采纳辩护意见区分部分行为性质,认定实际诈骗金额为130万元(较指控金额减少40万元),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

亮点:

  1. 成功推翻40万元诈骗金额的指控
  2. 独创"债务抵偿抗辩"削弱非法占有目的认定
  3. 通过类案检索构建"行贿预备"辩点体系

案件焦点:

  1. 涉案170万元是否全部具有诈骗性质
  2. 当事人是否存在非法占有目的
  3. "找关系"行为是否可能构成其他罪名

封面语:“精准切割涉案金额|重构案件定性逻辑|刑民交叉辩护典范"

二、案情简介

  1. 当事人信息

被告人:李某(某市政单位职工,56岁)
被害人:唐某(涉案人员曹某配偶)
办案机关:区公安分局→区检察院→区法院

  1. 关键时间轴

2018.7.9 曹某涉毒被刑拘→2018.7-8月唐某交付40万元→2019.6月交付130万元→2020.4月曹某被判死刑→2021.10月报案→2022.5月李某投案→2022.10月退赔170万元→2024.1月一审判决

  1. 3. 案件基本事实

李某被控以"帮助疏通关系"为由收取唐某170万元,后曹某仍被判处死刑。辩护人主张其中40万元系正常借款且李某实际进行了关系疏通,130万元用于抵偿曹某历史债务。

三、办案过程

1.阶段对抗表:

阶段

控方立场

辩方策略

证据对抗

侦查阶段

全额认定诈骗

区分资金性质

提交曹某历史借条、疏通关系录音

审查起诉

主张非法占有目的

构建债务抵偿链

申请调取银行流水验证资金去向

庭审阶段

坚持170万元诈骗定性

提出行贿预备替代定性

援引3起类案判决进行比对

2.关键动作:

4次会见核实资金往来细节

组织专家论证会分析刑民交叉问题

向法院提交类案检索报告(含杨某案等3起判例)

四、办案思路

(一)立体化辩护体系构建​​

  1. 证据层面:

通过时间轴比对证明40万元交付时尚未出现"无法疏通"情形

运用唐某多次陈述矛盾点削弱指控可信度

  1. 法律层面:

提出"行贿预备"替代定性方案

援引《刑事审判参考》第1472号案例论证债务抵偿的正当性

  1. 策略层面:

以退赔170万元为基础争取量刑协商

通过证人出庭质证瓦解关键指控证据

(二)突破性辩点开发​​

  1. 首创"疏通关系成本扣除法"计算实际诈骗金额
  2. 运用录音证据反推当事人真实主观意图
  3. 构建"钱款用途三分法"(实际疏通/债务抵偿/未使用)

五、办案结果

法院部分采纳辩护意见:

  1. 排除40万元诈骗指控
  2. 虽维持诈骗罪定性但量刑时充分考虑退赔情节
  3. 判决书详细回应债务抵偿辩点并附类案对比表

六、办案心得

  1. 刑民交叉案件办理要点:

需同步审查民事法律关系对刑事定性的影响

债务凭证形成时间与涉案时间的关联性审查至关重要

  1. 类案检索技术:

建立"行为模式-金额区间-裁判倾向"三维比对模型

检索时需注意地域司法实践差异(如成都地区对"找关系"案件的特殊处理)

  1. 当事人沟通策略:

对存在债务背景的当事人需制作"问答清单"防范陈述矛盾

通过可视化图表帮助当事人理解复杂资金关系

七、判决书

发表评论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