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件结果、亮点、焦点、封面语
罪名:(跨境“杀猪盘”)
结果:判处2年6个月,并处8000元(较机关初始建议刑期减轻6个月)
亮点:
-
成功推翻部分指控事实,缩短认定犯罪时长;
-
退缴违法所得,争取量刑从宽;
-
地位认定,显著降低刑期。
案件焦点:
-
被告人参与诈骗集团的具体时长及作用认定;
-
退赃退赔对量刑的影响;
-
认罪态度与初犯情节的平衡。
封面语:“精准辩护拆解指控时长,从犯情节+退赃助力刑期减负"
二、案情简介
- 当事人信息
被告人C某:男,1993年生,初中文化,无业,湖南籍。
被害人:国内多地居民,被诈骗集团以“杀猪盘”手段骗取813万余元。
办案机关:某区分局侦查,某区检察院公诉,某区法院审理。
- 关键时间轴
2018-2020年:C某4次出境加入诈骗集团担任业务员,累计参与6个月;
2023年6月:被刑事拘留,7月批准逮捕;
2023年10月:检察院以诈骗罪提起公诉,建议量刑3年;
2024年2月:法院判决2年6个月。
- 案件基本事实
C某系跨境电信诈骗集团底层业务员,通过社交软件伪装身份诱导被害人投资虚假平台。集团层级严密,涉及老挝、柬埔寨等多地,C某违法所得1万余元。
三、办案过程
- 辩护策略:
会见与阅卷:律师多次会见C某,核实其参与诈骗的具体时间段,发现其前两次出境(2018年)未实际参与诈骗活动;
证据对抗:
控方依据同案犯供述及出入境记录认定C某参与6个月;
辩方提交聊天记录、行程证明,主张仅后两次出境(2019年)构成犯罪,时长缩至5个月;
量刑协商:主动退缴1万元违法所得,争取认罪认罚从宽。
- 庭审焦点:
阶段 |
控方立场 |
辩方策略 |
侦查阶段 |
认定4次出境均涉诈骗 |
提出部分时段无诈骗行为证据 |
审查起诉 |
建议量刑3年 |
提交退赃凭证,推动量刑协商 |
庭审阶段 |
坚持6个月犯罪时长 |
强调从犯地位及初犯情节 |
四、办案思路
- 拆解指控事实:
通过出入境记录与C某供述比对,指出其前两次出境系探亲或求职,未接受诈骗培训;
引用“存疑有利于被告人”原则,法院最终采纳部分辩护意见。
- 量刑突破口:
从犯认定:C某仅为业务员,无组织、指挥作用;
退赃效果:全额退缴违法所得,体现悔罪态度;
初犯情节:无前科,主观恶性较低。
- 法律依据:
《》第27条(从犯从轻)、第67条(坦白从宽)、第266条(诈骗罪量刑标准);
《》第15条(认罪认罚从宽)。
五、办案结果
法院采纳部分辩护意见,认定C某参与诈骗时长5个月,结合从犯、退赃等情节,判处有期徒刑2年6个月,罚金8000元。
六、办案心得
精细化阅卷:跨境电诈案卷宗繁杂,需重点梳理出入境记录与诈骗行为的关联性;
沟通艺术:与检察官、法官保持专业沟通,避免对抗性辩护,侧重情理法结合;
当事人信任:通过多次会见建立信任,引导其理性认罪,避免翻供风险。
七、判决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