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人在不知情时介绍诈骗并跟随,是否需负法律责任要分情况判断。如果中间人确实对诈骗行为完全不知情,主观上没有过错,一般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因为刑事责任的认定通常要求行为人具有主观故意或过失。但在民事方面,如果因为中间人的介绍行为导致他人遭受经济损失,即使不知情,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也需要承担一定的民事赔偿责任,比如存在一定的疏忽等。
一、相关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规定,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构成犯罪要求主观上具有故意。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侵权责任的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法律也规定了一些无过错责任和公平责任的情形。
二、处理建议
如果中间人被卷入此类事件,要及时向警方说明自己不知情的情况,提供相关证据证明自己的主观状态,比如介绍的过程、与相关人员的沟通记录等。如果涉及民事纠纷,要积极与受害者沟通,可以考虑在律师的协助下进行协商解决,避免纠纷进一步扩大。在今后的活动中,要更加谨慎,对所参与的事情进行必要的了解和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