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境犯罪案件的管辖权认定较为复杂,通常依据属地管辖、属人管辖、保护管辖、普遍管辖等原则。属地管辖方面,只要犯罪行为或结果有一项发生在我国领域内,我国就有管辖权;属人管辖针对我国公民在境外犯罪的情况,一般普通犯罪最高刑为三年以下的,可以不予追究,但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一律适用我国;保护管辖适用于外国人在境外对我国国家或公民犯罪,且按我国规定最低刑为三年以上,同时犯罪地法律也认为是犯罪的情形;普遍管辖则针对国际犯罪,如、恐怖主义犯罪等,我国在承担国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管辖权。对于境外赌博、虚拟货币洗钱等跨境犯罪,会综合多种因素确定管辖权。
一、相关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条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本法。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
2)《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条至第九条分别规定了属人管辖、保护管辖、普遍管辖原则。
二、处理建议
若涉及跨境犯罪案件,当事人应及时聘请熟悉国际和跨境法律事务的律师。律师会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分析我国是否具有管辖权。如果对管辖权存在争议,律师会依据法律规定和相关国际规则,与办案机关进行沟通和交涉。同时,律师会指导当事人应对案件处理,在涉及管辖权问题时,提供专业的法律意见,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不当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