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环境罪判的概率有多大?怎么争取 "修复环境 + 认罪认罚" 从宽?"/>
判概率因案而异。若犯罪情节较轻,如排放污染物数量少、危害后果小,且有自首、立功、积极赔偿损失等情节,判概率相对较大。想通过 “修复环境 + 认罪认罚” 得到宽大处理,首先要真心承认自己的错误,把做过的事老老实实交代清楚。然后要主动想办法把环境恢复原样,比如制定一个靠谱的修复计划,并且认真执行。要是污染了土地,就想办法清理整治;污染了河流湖泊,就进行净化处理。最后在打官司的过程中,要明确表示愿意接受处罚,配合司法机关的工作,这样才有机会从轻发落,提高被判的几率。
一、相关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百三十八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处三年以下或者,并处或者单处;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并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七年以上,并处:(一)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等依法确定的重点保护区域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情节特别严重的;(二)向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水域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情节特别严重的;(三)致使大量永久基本农田基本功能丧失或者遭受永久性破坏的;(四)致使多人重伤、严重疾病,或者致人严重残疾、死亡的。
2)《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十二条规定,对于被判处、三年以下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二、处理建议
因被指控,应及时聘请律师。律师会评估案件争取的可能性,指导开展环境修复工作,与司法机关沟通,提出 “修复环境 + 认罪认罚” 从宽处理的请求。当事人自身要积极配合,切实履行修复环境义务,展现悔罪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