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全国
  • 北京市
  • 天津市
  • 河北省
  • 山西省
  • 内蒙古自治区
  • 辽宁省
  • 吉林省
  • 黑龙江省
  • 上海市
  • 江苏省
  • 浙江省
  • 安徽省
  • 福建省
  • 江西省
  • 山东省
  • 河南省
  • 湖北省
  • 湖南省
  • 广东省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海南省
  • 重庆市
  • 四川省
  • 贵州省
  • 云南省
  • 西藏自治区
  • 陕西省
  • 甘肃省
  • 青海省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还有疑问?马上发起在线咨询,专业律师快速回复你的问题

立即咨询

X某涉嫌危险驾驶罪一案,四川卓安律师事务所艾述洪律师为其辩护,获从宽量刑

发布时间:2025-04-27 11:28:12 浏览:415次 案例二维码

一、案件结果、亮点、焦点、封面语

罪名危险驾驶罪
结果:判处拘役一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千元(罚金已预缴)
亮点

  1. 成功认定自首情节,突破司法解释限制;

  2. 结合民营企业家身份争取从宽政策支持;

  3. 检察院建议拘役一个月,法院采纳量刑建议。

案件焦点

  • 无强制措施下经传唤到案能否认定为自首?

  • 前科劣迹对量刑的影响权重。

封面语
"二次涉罪企业家获从宽判决——论自首认定的实质正义与民营经济保护平衡之道"

二、案情简介

1. 当事人信息
嫌疑人:X某,男,1965年生,高中文化,河北籍,石油化工行业从业者
办案机关:成都市XX人民检察院、成都市公安局XX分局

2.关键时间轴
A[2022.03.13酒驾被查获]

B[2022.03.14电话传唤到案]

C[2022.07.05取保候审]

D[2022.10.14逮捕决定]

E[2022.10.19速裁审判]

3.案件基本事实
2022年3月13日中午,X某无证驾驶车辆行驶约1公里后,被交警查获。经检测血液酒精含量110.7mg/100ml。2018年曾因危险驾驶罪被判拘役并处罚金,本次属无证二次醉驾。辩护人提出自首、短距离行驶、认罪认罚等辩护意见。

三、办案过程

阶段

控方立场

辩方策略

证据对抗

侦查阶段

血液检测结论明确,建议直接起诉

主张传唤到案应认定自首

质疑强制措施必要性

审查起诉

认定自首但强调主观恶性

提交类案检索报告论证司法解释精神

补充民营企业经营材料

庭审阶段

重点举证前科劣迹

构建"短距+午时+无社会危害"量刑模型

对比2018年与本次行为差异

核心辩护动作

  1. 证据筛选:剔除无关行政处罚记录,聚焦血液检测数据

  2. 可视化呈现:制作行驶路线图佐证"1公里小路行驶"事实

  3. 政策运用:援引最高检"六稳六保"意见,制作企业家身份影响评估表

四、办案思路

自首认定的突破性论证

  1. 要件重构:主动性:未被实际控制状态下配合传唤(对比司法解释逃跑后投案情形)自愿性:无逃跑抗拒行为,如实供述贯穿全程

  2. 类案检索:提交全国13例无强制措施传唤到案认定自首的生效判决

  3. 法理阐释:强调自首制度本质是节约司法资源,而非单纯形式审查

量刑平衡策略

  1. 危险性评估

  • 时间因素:午后低峰时段(13:00-14:00)

  • 空间因素:封闭村道(安靖街道沙湾村路)

  • 距离因素:1公里短途行驶

  1. 前科弱化

  • 强调2018年判决已执行完毕,与本次间隔4年

  • 举证企业纳税记录证明社会贡献

庭审对抗要点

  1. 针对公诉人"二次犯罪主观恶性深"指控:

  • 提出血液酒精浓度低于同类案件平均标准(130mg/100ml)

展示企业员工联名信证明取保候审期间企业经营未受影响

  1. 应对法官疑虑:

  • 制作量刑对比表,量化自首、短距、认罪认罚的从宽幅度

提交《民营企业家涉刑案件司法政策适用指引》

五、办案结果

通过精细化辩护,成功将公诉机关建议量刑幅度从"拘役二个月"压缩至"拘役一个月",罚金全额预缴体现悔罪态度。法院采纳自首认定,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六、办案心得

  1. 自首认定的破局之道

    本案突破传统司法解释框架,通过实质判断行为人是否具有投案的自愿性与主动性。提示律师在类似案件中应注重:

  • 行为时的客观环境分析(时间、地点、距离)

  • 传唤程序合法性的审查

  • 行为与刑法谦抑性的契合度

  1. 前科影响的辩证运用

    二次犯罪案件中,应着重构建"犯意隔断"证据链:

  • 时间维度:间隔时长与行为模式变化

  • 空间维度:新环境对行为人的约束力

  • 社会维度:职业贡献与家庭责任

  1. 民营企业家刑事保护的特殊路径

  • 将企业经营数据转化为量刑要素

  • 注重政策工具的精准运用(如"六稳六保"意见引用)

  • 建立"罪责刑+社会贡献"的复合辩护模型

  1. 类案检索的技术要点

  • 采用"要件+地域"双重筛选标准

  • 制作裁判要旨对比表突出类案差异

  • 注重案例的时效性与权威性层级

发表评论
去登录
加载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