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看到有网友在咨询关于诈骗的一些问题,其中提到了诈骗犯中的和的判刑区别,从量刑上有什么不一样,差别有多大等等这些问题。那么为了更清楚的了解这些问题,庭立方小编整理了关于诈骗的相关法律知识,能更客观的去分辨诈骗的罪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共同犯罪9.jpg" />
一、什么
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侵犯对象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对象,也应排除金融机构的贷款。通常认为,该罪的基本构造为:行为人以不法所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财产→被害人受到财产上的损失。
该罪与的界限,两者都使用骗术,后者也可能获得财产利益,这两点相同;但是,主观目的、犯罪手段、财物数额要求和侵犯的客体,均有不同。是以骗取各种非法利益为目的,冒充国家工作人员,进行招摇撞骗活动,是损害国家机关的威信、公共利益或者公民合法权益的行为,它所骗取的不仅包括财物(但无数额多少的限制),还包括工作、职务、地位、荣誉等等,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如果骗取财物数额不大,却严重损害了国家机关的威信,应按论处;反之,则定为。
二、量刑不同
1、在实施诈骗前共谋的中,首先提出犯意者通常为,随声附和、表示赞同者通常为。但这个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仅仅在犯罪共谋阶段随声附和, 而在具体犯罪行为实施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亦属于,而不构成。
2、在实施诈骗前共谋的中,策划、指挥犯罪活动者通常为,被动接受任 务、服从指挥者通常为。
3、多人实施其行为属于,而首次参加或者参加次数少于其他犯罪分子的,以及仅参加了部分的犯罪分子通常为。
4、在诈骗案中实行行为强度通常较小,或者技巧不够熟练,视为。
5、诈骗案中由于初次作案、行为强度小,或者技巧不熟练,通常对造成犯罪结果只起很小的作用,甚至根本未起任何作用。
法条链接:
《》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或者,并处或者单处;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并处;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或者,并处或者。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一、根据《》第一百五十一条和第一百五十二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00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
综上所述,在当中,对、以及胁的认定是很重要的,毕竟身份不同,对行为人的处罚就不一样。量刑不同主要是从涉案的金额上来看的,如果涉案金额小,而且也有认错行文和意识,那么会从轻处罚,而不管金额多少,都会承担一定的法律制裁。以上就是关于的相关法律知识,如果有关于其他方面的法律问题,请向庭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