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疑问?马上发起在线咨询,专业律师快速回复你的问题

立即咨询

故意伤害他人罪赔偿和对方谅解以后还有什么后果吗?

发布时间:2025-03-26 17:16:00

故意伤害他人罪,即使进行了赔偿并获得对方谅解,也不意味着完全没事。赔偿并取得谅解是从轻处罚的重要情节,但犯罪行为依然构成犯罪,司法机关仍会根据案件具体情况进行处理。不过,在量刑时会对积极赔偿和取得谅解的情节予以考虑,一般会从轻处罚。

一、相关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中明确规定,对于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赔偿数额、赔偿能力以及认罪、悔罪程度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积极赔偿但没有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尽管没有赔偿,但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

二、处理建议

1)对于犯罪嫌疑人:在伤害他人后,要积极主动与被害人沟通,协商赔偿事宜。根据被害人的实际损失,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合理确定赔偿金额。在取得被害人谅解后,要将谅解书等相关材料及时提交给司法机关,争取从轻处罚。同时,要认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积极悔罪,配合司法机关调查处理。

2)对于被害人:在接受赔偿和出具谅解书时,要慎重考虑自身权益。确保赔偿金额能够弥补因伤害造成的损失,包括身体伤害和精神伤害等方面。在出具谅解书后,如果发现犯罪嫌疑人存在其他违法或不诚信行为,应及时向司法机关反映。

3)司法机关:在处理故意伤害案件时,要综合考虑案件事实、证据、赔偿谅解情况等多方面因素,依法公正量刑。既要保障被害人合法权益,也要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恰当处罚,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公正性。

故意伤害他人是一种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赔偿和谅解虽然可以从轻处罚,但并不能完全免除法律责任。各方当事人应积极配合司法机关,依法处理案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声明:本网部分内容系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