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能证明你完全不知情,一般不会被牵连承担刑事责任。法律追究责任通常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存在故意或过失,你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帮忙注册公司,没有参与虚开发票的主观故意,不符合犯罪构成要件。
在民事或行政法律层面,一旦注册公司行为触发调查程序,相关主体须无条件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全面审查。若经核查发现注册流程存在伪造材料、隐瞒重要事实、程序严重失范等违法违规情形,必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面临责令改正、罚款、撤销登记等严厉行政处罚,情节严重者还可能被纳入失信名单,承担更为深远的法律后果。
一、相关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百零五条规定,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处三年以下或者,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虚开的税款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虚开的税款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或者,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或者。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规定,提交虚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取得公司登记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撤销公司登记或者吊销营业执照。
二、处理建议
发现公司涉嫌虚开发票后,主动向相关部门说明情况,如实陈述自己帮忙注册公司的经过,以及对虚开发票行为不知情的事实。积极配合调查,提供与亲戚的沟通记录、注册公司时的相关材料等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若面临行政调查或处罚,可咨询律师,律师会依据法律规定,为你争取合理权益,减少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