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假冒伪劣药品罪的立案标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量:生产(包括配制)、销售假药,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含有超标准的有毒有害物质的;不含所标明的有效成份,可能贻误诊治的;所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可能造成贻误诊治的;缺乏所标明的急救必需的有效成份的;其他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或者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情形。此外,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也应立案追诉。销售劣药,造成人员轻伤、重伤或者死亡的,以及其他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情形,同样予以立案追诉。
相关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百四十一条规定,生产、销售假药的,处三年以下或者,并处;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并处罚金或者。
2)第一百四十二条规定,生产、销售劣药,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3)《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十七条规定,生产(包括配制)、销售假药,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含有超标准的有毒有害物质的;不含所标明的有效成份,可能贻误诊治的;所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可能造成贻误诊治的;缺乏所标明的急救必需的有效成份的;其他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或者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情形。
处理建议
如果发现有人涉嫌销售假冒伪劣药品,应及时向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或公安机关举报,提供详细的线索,如销售地点、药品来源、销售渠道等。对于被指控涉嫌该罪的人,要尽快聘请专业律师,律师可以根据具体案件情况,分析证据,为其进行辩护。同时,要积极配合调查,若确实存在违法行为,主动采取措施减少危害后果,如召回药品等,争取从轻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