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个体合伙中的账目欺骗行为很可能构成犯罪。如果合伙人通过做假账等欺骗手段,将合伙财产据为己有,可能涉嫌。而若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其他合伙人财物,则可能构成。
一、相关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百七十一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或者;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并处或者单处;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处理建议
首先,被欺骗的合伙人要尽量收集相关证据,比如账目记录、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然后可以先尝试与对方沟通,要求其说明情况并归还财物。如果沟通无果,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由司法机关依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