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否会被判,关键看你主观上是否明知是赃款而进行转账。如果确实不知情,不构成。
若存在转账方式异常、对资金往来要求过度保密、转账金额与对方经济实力明显不匹配等客观情形,经司法机关认定,足以证明你应当知晓资金来源可能涉及违法犯罪所得时,将面临刑事追责风险。一旦被认定构成,即便存在积极退赃、如实供述罪行或立功等法定从宽情节,也仅是在量刑时作为考量因素,绝不意味着可以免除刑事处罚,法律的严肃性不容轻视。
一、相关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百九十一条规定,为掩饰、隐瞒、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的来源和性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没收实施以上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处五年以下或者,并处或者单处;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并处:(一)提供资金帐户的;(二)将财产转换为现金、金融票据、有价证券的;(三)通过转帐或者其他支付结算方式转移资金的;(四)跨境转移资产的;(五)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和性质的。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2)对于明知的认定,司法实践中有相关判断标准,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二、处理建议
收集能证明自己不知情的证据,如与朋友的聊天记录显示你对资金性质无疑问、转账时的交流情况等。尽快聘请律师,律师会根据证据和法律规定,与办案机关沟通,争取不被认定为犯罪。若构成犯罪,律师也会帮助你争取从轻处罚,如协助你退赃、引导你如实供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