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位以待
0 篇
对公司监事或股东进行高消费限制的条件 ——苏州中院决定金某申请对王某限制高消费案 裁判要旨 对公司监事或股东进行高消费限制,不但要考虑被申请人的股东或职务身份,还要考虑被申请人对公司经营活动或财务状况的实际影响程度,特别是在债
2021-07-29 15:20:07 5499 0 0
转自:法官隔壁;来源:刑事胜谈;法官隔壁对原推文中的笔误作了修正。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试行) 为进一步规范量刑活动刑罚裁量权,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增强量刑的公开性,实现量刑公正,根据刑法、刑事诉讼法和有关司法解释等有关
2021-07-29 15:17:17 6057 0 0
刑事责任年龄“个别下调”,过渡时期最优方案 舒登维 转自:人民法院报 2020年12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刑法修正案(十一),并于2021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此次刑法修正的一大亮点在于对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的调整,即针对特定情形下,经特别程序,对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
2021-07-29 15:15:38 7281 0 0
转自:法官隔壁;来源:最高人民检察院选编《优秀说理检察法律文书》,中国检察出版社出版。 基本案情 2017年4月20日,犯罪嫌疑人王某与“第一买主”周某元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将其位于某小区小产权房以20万元的价格卖给周某元,但两人口头约定名为买卖,
2021-07-29 15:12:28 7164 0 0
认罪认罚案件证据开示程序补救机制的法官参与 作者:刘 玲 胜 军 转自:人民法院报 2019年“两高三部”颁布的《关于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第二十九条规定,检察机关可以针对案件具体情况,探索证据开示制度。囿于控辩协商机制依托的线性诉辩构造承继了浓厚的职权
2021-07-29 15:12:01 4833 0 0
虚假诉讼罪中的罪数问题 转自:人民法院报 作者:姚龙兵 概要:这是“打击虚假诉讼专栏”系列文章的第四篇。作者的主要观点是:虚假诉讼行为可以同时构成诈骗罪等侵财型犯罪。在虚假诉讼罪与侵财型犯罪竞合,以及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诉讼代理人等诉讼参与人与人通谋实施虚假诉讼、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情况下,均应采取
2021-07-29 15:06:57 14598 0 0
强化人脸信息司法保护 促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最高法相关负责人就审理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个人信息相关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答记者问 转自:人民法院报 本报记者:孙航 7月28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个人信息相关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
2021-07-29 14:52:08 4347 0 0
转自:法官隔壁;作者:刘福谦,最高检五厅副厅长,全国检察业务专家。 来源:《人民检察》2021年第2期,原题为《曾某合同诈骗无罪抗诉案剖析》,注释从略。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法治意识的增强,合同在我国市场经济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利用合同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刑事、民事案件也日趋增加。司法实
2021-07-29 14:45:00 8712 0 0
转自:法官隔壁;来源:《检察日报》2021年7月20日第3版,原题为《“机器人”可否成为诈骗罪对象》。 作者:刘宪权,华东政法大学教授; 周子简,华东政法大学博士生,上海铁路运输检察院副检察长,全国检察机关侦查监督业务
2021-07-29 14:38:45 6642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