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位以待
0 篇
作者:高建、朱兴亚等 转自:刑事正义 注:本文的内容来源于《刑事重点疑难问题二十八讲:罪名适用与取证指引》,购买链接:https://item.jd.com/13096064.html。 【刑法条文】 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 敲诈勒索罪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
2021-07-09 10:56:23 7245 0 0
转自:北大法律信息网;来源:检察日报;作者:王勇,江苏省苏州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全国十佳公诉人。 【中文摘要】通过“看”卷宗证据,“听”视听资料,“闻”“触”物证,“问”当事人,全面系统“感受”案发现场等方法手段,来“找”出法律事实,最大限度逼近客观真实,避免冤错案件。在司法责任制改革后
2021-07-09 10:52:44 6627 0 0
转自:北大法律信息网;来源:诈骗犯罪与经济犯罪大要案辩护; 作者:肖文彬:诈骗犯罪、经济犯罪大要案律师、广强所副主任, 诈骗犯罪辩护与研究中心主任,承办过不少中央电视台报道、公安部、最高检、最高院督办或指定管辖的案件;周淑敏:诈骗犯罪辩护律师、广强所诈骗犯罪辩护与研究中心核心成员。 【中文摘要】综上
2021-07-09 10:48:52 4914 0 0
转自:北大法律信息网;作者:陈思思,如皋市人民法院。 【案情】 2017年6月15日,被告金某华向原告潘某国出具借条一份,约定:借款金额为40000元,借款期限为1个月,2017年7月14日前归还,借款月利率按1%计算;如被告未能在约定的还款期限内向原告
2021-07-09 10:43:25 4977 0 0
转自:北大法律信息网;作者:郑森林,如皋市人民法院。 【裁判要旨】 共同犯罪人在形成概括的共同故意,并实际采取各自实施,利益均分的行为模式时,任何一方均应对未超出概括故意范围的犯罪行为承担共犯责任,除非一方事先已明确将某行为排除在概括的故意范围内,或者知晓后有足以排除共同故意的客观表现。 一
2021-07-09 10:40:25 4392 0 0
转载自:尚权刑辩 写在前面: “刑法方法论”作为一个我国刑法学界熟知的概念,其含义较为宽泛,既包含刑法适用方法,也包含刑法研究方法。本文从刑法客观主义是基本立场出发,周延了刑法方法论当中的立场定位、多元化解释方法、体系性思考、类型性方法、价值判断等五个方面的关键问题。原文载于周光权教授新近出版的《刑
2021-07-08 17:22:29 7569 0 0
转自:北大法律信息网;来源:知乎; 作者:何国铭,广东广强律师事务所毒品犯罪辩护与研究中心核心律师;金牙毒辩团成员。 【中文摘要】毒品的生产是毒品犯罪的源头,对源头型毒品案件的严厉打击是我国一贯以来的刑事政策。与其他毒品犯罪相比,司法实务对制造毒品的认定是有其自身的特点。我们在研读及承办大量与制造毒
2021-07-08 17:20:51 5076 0 0
转自:北大法律信息网;来源:肖飒lawyer;作者:肖飒。 我国私募虽起步较晚,但伴随金融市场的繁荣,其发展迅速令人咋舌,已成为当下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私募基金繁盛的同时,由于监管与法律的缺漏,行业中不乏有虚构私募项目、暴雷跑路、向非合格投资者募集资金等违规乃至非法集资犯罪的行为。本文旨
2021-07-08 17:19:01 7839 0 0
转载自:尚权刑辩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今年对政法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切实推动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最高检党组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适应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
2021-07-08 17:18:53 4653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