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位以待
0 篇
转自:案例刑法 【案情】 2019年7月,胡静在人才市场找工作时不慎将大学毕业证丢失。因毕业证丢失不能补办,找工作又随时要用毕业证。胡静因此非常焦急。一好友得知此事后,建议胡静先办个假证。胡静心想反正自己的毕业证信息都是真的,网上也能查到,应该没关系。于是胡静通过网络上的信息找到了做假毕业证的陈强
2021-09-14 10:02:09 6723 0 0
转自:炜衡律师事务所 主讲人 :袁诚惠律师 责任编辑:任月蒙、龚曼迪 一、申诉案件的难点 刑事申诉难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我先就原因层面给大家做一个分析。 (一)证据方面的难点 办理申诉案件,首先要提到的是取证难。取证难在哪儿?刑事申诉中,申诉时间和案发时间有一定的时间差,甚至很多案件时间非常长,比
2021-09-14 10:00:01 8343 0 0
转自:刑事法律圈 来源:网络 导读:2020年7月22日,最高检印发《意见》明确:注意把握一般涉税违法行为与以骗取国家税款为目的的涉税犯罪的界限,对于有实际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为虚增业绩、融资、贷款等非骗税目的且没有造成税款损失的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行为,不以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定性处理,依法作出不起
2021-09-14 09:58:00 6291 0 0
来源:法治日报法学院;作者:周光权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在《刑法视野中个人信息概念的相对理解》(《法治日报》2021年9月1日9版)一文中,笔者主张对于刑法中的个人信息概念应当在一定程度上做不同于民事法律的相对理解。接下来,简要分析一下个人
2021-09-14 09:57:04 5778 0 0
来源:《学术界》2021年第8期 作者:刘志强 广东法制盛邦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广州大学人权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州学者特聘教授。 目次: 一、问题的提出 二、妥善处理目的意义人权保障的非法性 三、提升实体意义人权保障的位阶 四、坚守程序意义人权保障的价值 五、重构“三位一体”人权
2021-09-14 09:54:52 7803 0 0
来源:证据与刑辩论坛 作者:郭思云 米尔建·R·达马斯卡以六年之功完成了《漂移的证据法》一书,该书的英文版于1997年出版,而当时,英美法系的对抗式诉讼正在蓬勃发展。但是达马斯卡凭借其外来者的敏锐洞察力,对与对抗式诉讼紧密相关的证据法进行审视,认为其“渐变成过时的古式摆设和被禁闭在司法
2021-09-14 09:51:50 9333 0 0
来源:《民主与法制》周刊2021年第33期。 作者:张明楷,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理事,中国人权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曾获第三届全国杰出中青年法学家称号,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法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
2021-09-14 09:49:55 21627 0 0
来源:刑事法库 我国刑法分则规定的明知在实体上如何界定,以及在司法实践中如何认定,始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为这里的明知属于主观的范畴,因而其内容界定和司法认定都具有不同于客观要件的特点,对此应从法理上予以探讨。 在理解刑法分则规定的明知的时候,我们首先需要将其与刑法总则规定的明知的含义加以比较
2021-09-14 09:49:44 6264 0 0
转自:法官隔壁;作者:郝静(天津市检察院三分院) 来源:《检察日报》,原题为《优秀的审查报告是怎样炼成的》,目次为法官隔壁所加。 目次 全盘统筹:审查报告之框架搭建 确保与审查活动相始终 确保与程序处理相适应 剥茧抽丝:审查报告之内容填充 基本信息无差错 证据审查无赘余 注意事项无遗漏 公开心证:审
2021-09-14 09:45:05 9891 0 0